截至2025年,金砖国家已累计持有超过6000吨黄金,约占全球各国央行目前持有量的20-21%。俄罗斯以2335.85吨位居榜首,中国紧随其后,持有2298.53吨,印度则持有879.98吨。巴西和南非的黄金储备量较小,分别为129.65吨和125.47吨。黄金储备被用来支持摆脱对美元的金融独立.
金砖国家黄金储备(按国家和持有量)推动全球金融安全
俄罗斯和中国在欧盟内占据主导地位
哪个国家的黄金储备最多?俄罗斯和中国实际上控制着欧盟总储备的约74%,这使得这两个国家成为欧盟任何举措的主要推动者。这些国家的黄金储备集中并非偶然——这些国家通过十多年来持续的购买积累了这种储备。
2008年至2021年间,金砖国家持有的全球央行储备份额从仅5%跃升至22%。这种激增反映的是积极的购买策略,而非被动的积累。这些国家进行这些购买,具体是为了减少对西方货币的依赖,并建立能够支持替代金融体系的有形资产基础。
更进一步的是,就金砖国家黄金储备而言,即使在国际机构实施制裁的情况下,俄罗斯仍积累了2,335.85吨黄金储备,并将这些储备视为抵御货币波动的盾牌。中国也采取了同样具有战略意义的策略,其购买策略旨在支持人民币的国际地位,并最大限度地减少全球贸易中对美元交易的依赖。
印度、巴西和南非的战略地位
印度央行黄金储备量达879.98吨,位居欧盟第三位。印度与黄金的联系不仅体现在官方储备上——印度各地的家庭和寺庙都持有大量的黄金,其数量甚至超过了政府的储备。这种文化联系使印度在替代货币体系的讨论中更具优势。
巴西和南非的煤炭储备量分别为129.65吨和125.47吨。虽然这对三大国来说可能并不重要,但它们仍然有助于联盟的整体财务稳定。南非还以另一种方式为联盟做出贡献,作为主要生产国,它可以提供采矿技能和生产能力,这些在未来可能很有价值。
金砖国家金本位:迈向替代体系和金砖国家黄金货币
目前,金砖国家尚未正式建立金本位制,但成员国仍在讨论这一想法。其理念是开发新的金砖国家黄金支持货币或者可能是一种与实物资产和其他商品挂钩的计算机化资产,可以替代目前控制全球大部分贸易的美元体系。
理论上,现有的储备总量足以支撑这种货币,但各国在协调各自经济优先事项方面面临巨大困难。这些国家即使在没有官方体系的情况下也积累了超过6000吨的黄金储备,这反映出它们可以取代现有的货币体系。
欧盟利用这些资产探索双边贸易中直接货币结算的可能性,这些资产也为欧盟提供了尝试绕过传统西方金融机构的金融结构的选择。俄罗斯、中国和印度的关注表明,这三个国家在任何探索以有形资产为支撑的替代金融工具的新举措中都处于领先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