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股多头正在质疑,AI题材热度是否足以独自支撑整体市场表现,尤其在关税压力、通胀侵蚀和劳动力市场降温的大背景下。据高盛报告,其周期股与防御性股票对比指标今年已两次达到历史新高。野村认为,表面上看似平衡的市场格局,一旦出现持续回撤,很容易失去平衡。
美国经济释放疲软信号,投资者正权衡人工智能热潮与经济基本面走弱之间的张力,面临着艰难的抉择。
彭博策略师Jan-Patrick Barnert在最新文章指出,美股多头正在质疑,AI题材热度是否足以独自支撑整体市场表现,尤其在关税压力、通胀侵蚀和劳动力市场降温的大背景下。文章援引高盛合伙人Richard Privorotsky分析称:
关税本质上是一种税收,通胀已经侵蚀了实际收入,经济正处于周期末期,美国劳动力市场继续处于“不裁员,但也不招人”的状态。
随着市场宽度收窄、技术股权重攀升至历史新高,投资者正寻找有效的对冲策略。据高盛报告,其周期股与防御性股票对比指标今年已两次达到历史新高。野村认为,表面上看似平衡的市场格局,一旦出现持续回撤,很容易失去平衡。
一边是AI热情,一边是衰退恐慌,投资者左右为难
Barnert认为,7月美股的持续反弹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市场对AI前景的乐观预期,这股力量成功阻止了任何明显的市场调整。大型科技股再次主导基准指数表现,技术板块权重调整后已达到历史最高水平。尽管关于AI如何促进世界经济发展的预测有其合理性,但这一交易的拥挤程度使市场广度变窄,潜在风险增加。

与此同时,关税政策的影响开始显现。高盛分析指出,“关税本质上是一种税收”,加上通胀侵蚀实际收入,美国经济增长面临挑战。Yardeni Research的Ed Yardeni认为,市场早期的抄底者似乎相信,“如果经济真的在减弱,美联储将降低联邦基金利率,债券收益率将继续下降,从而避免衰退并重振增长。”
在当前市场环境下,投资者寻求对冲策略的难度前所未有。他们必须决定是否准备做空美股主要基准指数,而这些指数承载着巨大的持仓风险。一旦AI热潮在指数层面压倒低迷的经济基本面,做空者可能面临严重的空头挤压。
这也是为什么一些交易员倾向于回归更为经典的周期股对比防御性股票的配置策略,作为应对经济放缓的更好工具。据高盛报告,其周期股与防御性股票对比指标今年已两次达到历史新高,反映市场仍在为经济增长定价,而估值已回到4月前的高点。
高盛交易员在一份客户报告中写道:
考虑当前宏观环境,该组合可能面临14-21个百分点的回撤。
短期市场前景仍存不确定性
近期系统性交易者的资金流向也是影响市场的重要因素。CTA(商品交易顾问)策略已经高度扩张,需要更多上行动力和波动性压缩来增加敞口,而欧洲基准指数的下行触发点比标准普尔500指数更接近。
根据野村Charlie McElligott分析,最新的市场波动可能会引发一些波动性控制基金的压力,尽管幅度有限。与此同时,随着美国财报季接近尾声,企业回购增加提供了一定支撑。然而,表面上看似平衡的市场格局,一旦出现持续回撤,很容易失去平衡。
本周市场未能出现持续性抛售支持了下行压力有限的观点。McElligott表示:
我们只需要看到超过一天的下跌,就能看到现货市场进一步平仓,并‘惩罚空头波动性供应’,尤其是在上周四创下历史高点仅一天后就出现小幅抛售的背景下。
目前,这可能只不过是在参与度低、节奏缓慢的夏季周五上的获利了结“随机性”。
市场人士正密切关注更多经济数据,以确定当前的波动是否仅是短期调整,还是更深层次经济放缓的开始。
编辑/kev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