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太坊联合创始人 Vitalik Buterin 表达了对第 2 层安全性和排序器角色的担忧,回应了有关 Base 等网络像中心化交易所一样运作的说法。
Buterin 在一篇详细的文章中强调,用户资产仍然是非托管的,直接由以太坊 Layer 1 合约保护。他表示,即使 Layer 2 运营商关闭,用户仍然可以将资金提取到以太坊。
他指出,L2beat 将 Base 归类为“第一阶段”的 L2,其中提现保证被硬编码到以太坊智能合约中。Buterin 补充说,过去针对 Layer 2 的审查尝试之所以失败,是因为以太坊的底层验证器强制开放访问。他的观点是:Layer 2 是以太坊安全性的延伸,而非中心化服务器。
测序仪之争:并非交换
Coinbase 首席法律官 Paul Grewal 表示,推回关于测序器类似于未经许可的交易所的说法。他解释说,根据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的定义,交易所负责撮合买卖订单,而测序器只处理交易批次并将其转发到以太坊进行结算。
Grewal 将排序器比作亚马逊网络服务 (AWS) 等云基础设施服务。它们运行提交的代码,但不执行交易逻辑。他强调,交易逻辑的执行完全是在应用程序层面通过智能合约进行的。
基地技术流程
序列机制基础
Base 的 Jesse Pollak 详细介绍了其序列器的工作原理:交易进入先进先出队列,计算状态变化,然后将结果分批提交给以太坊。
Pollak 指出,重要的是,交易的纳入并不局限于排序器。用户还可以直接向以太坊提交交易,从而通过以太坊的验证器集确保其抗审查性。
Pollak 补充说,Base 的排序器不执行订单匹配功能。相反,交易所等去中心化应用程序在智能合约上运行自己的交易逻辑。排序器的作用仅限于确保执行顺序的一致性。
从第一阶段到第二阶段
Pollak 还证实,Base 已经进入“第一阶段”去中心化阶段,并已实施无需许可的区块提案。
该团队的路线图目前瞄准的是“第二阶段”,这将进一步分散区块构建并更接近完全无需许可的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