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hainlink 为代币化和跨链数据提供中立的基础设施,而 XRPL 则专注于支付和原生资产发行。
  • 摩根大通、迅速 和 DTCC 等机构正在测试 Chainlink,而 Ripple 则正在通过支付、基金和稳定币推动 XRPL 的采用。
  • 由于竞争,XRPL 的路径较窄,但 Chainlink 可以扩展到整个代币化领域,从而为其带来更广泛的上行空间。

在加密货币领域,有两个名字在有关机构采用和代币化的讨论中不断出现——Chainlink和 XRP 账本(XRPL)。它们同处一处,却扮演着截然不同的角色。现在最大的争论是,Chainlink 最终是否会变得比 XRPL 更重要,或者两者是否会各自开辟出一片天地。

Chainlink 与 XRP 账本:区块链中的不同角色

Chainlink 甚至算不上真正的区块链。它是一个预言机和互操作性网络——本质上就是一个将外部数据传输到区块链的中间件。想想基金估值、经济报告或合规信息直接发送到智能合约的情况。它是跨链互操作性协议(CCIP) 还可以帮助资产在不同链之间转移。

另一方面,XRPL 是一个成熟的 Layer-1 区块链,专为支付和代币化而构建。它使用 XRP 作为原生资产,提供快速结算且几乎不收取任何费用。代币、稳定币甚至 CBDC 都可以直接在其账本上发行。它实用且专注于支付,但由于其历史与瑞波币 (Ripple) 挂钩,因此不如 Chainlink 那样中立。

Chainlink 和 XRPL 的机构采用

Chainlink 倾向于基础设施优先。它一直在与摩根大通、DTCC 等巨头进行试点,SWIFT将基金数据和跨链结算带入现实世界。就连美国商务部也已利用 Chainlink 在链上发布官方统计数据。这赋予了 Chainlink 作为跨区块链“标准”的可信度。

XRPL 的机构发展历程略有不同。Ripple 已与富兰克林邓普顿和星展银行合作,在 XRPL 上推出代币化货币市场基金。在日本,SBI Ripple Asia 正在使用 XRPL 进行支付和 NFT 交易。Ripple 的 RLUSD 稳定币也原生支持 XRPL,这赋予了该账本在以下领域的更多实用性:沉降和流动性。

代币化、DeFi 增长和监管风险

当谈到标记化时,Chainlink是确保所有区块链功能(定价、合规性、数据馈送)正常运行的层级。价值通过质押和使用费回流到 LINK。

XRPL 直接在其账本上处理代币化,由开发人员发行稳定币、NFT 和 DeFi 资产。其新的 EVM 侧链为类似以太坊的应用打开了大门,其总锁定价值 (TVL) 已超过 1.2 亿美元。但 XRP 与 SEC 诉讼的过往经历表明,即使在情况明朗之后,监管风险也塑造了其叙事。Chainlink 则没有面临同样的压力,因为它不发行资产,只是提供数据基础设施。

Chainlink 和 XRP Ledger 的未来展望

归根结底,Chainlink 不会“取代”XRPL。它们是为了不同的目的而构建的目的XRPL 很可能在支付渠道和流动性用例中保持重要地位,尤其是在速度和成本至关重要的领域。但来自稳定币、CBDC 甚至 SWIFT 的竞争限制了其增长空间。

相比之下,Chainlink 有机会在整个标记化行业。如果它巩固了自己作为数据和跨链连接的中立标准的地位,那么它将比任何单一区块链都更难被取代。这就是为什么许多分析师认为它对机构投资者更有吸引力。

最后的看法:Chainlink 还是 XRPL 是加密货币的未来?

Chainlink 永远不会成为下一个 XRPL——它不是支付区块链,也不打算成为支付区块链。但它可能会在机构相关性方面超越 XRPL,成为将代币化连接在一起的粘合剂。XRPL 仍然很重要,尤其是在付款和流动性,但 Chainlink 作为基础设施的角色赋予了它更大的上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