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政策与市场共振下,科技股行情能否持续?②龙头企业的技术突破与合作如何重塑估值逻辑?

港股三大指数早盘成交活跃,其中 $恒生科技指数 (800700.HK)$大涨超3%,创下2021年11月以来新高。

同样科技指数成份股的表现同样亮眼。截至发稿, $百度集团-SW (09888.HK)$$蔚来-SW (09866.HK)$$京东集团-SW (09618.HK)$$阿里巴巴-W (09988.HK)$ 分别上涨15%、9%、6%、5%。

科技指数成份股的表现
科技指数成份股的表现

消息方面,9月15日,2025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网络安全企业家座谈会在昆明滇池国际会展中心举行。国家网信办副主任杨建文指出,当前,随着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网络安全需求正从“合规驱动”向“风险驱动”加速转型,这不仅是产业发展的核心方向,更是应对复杂网络环境的必然选择,需要“三方联动、共同发力”。

行业主管部门要为产业转型提供“实打实”支撑,为网信企业提供更好的政策环境,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鼓励企业参与标准制定。头部企业需扛起“卡脖子”技术攻关责任,聚焦芯片等关键领域,联合高校院所打造创新联合体,加速研发自主可控安全芯片以突破垄断,通过“传帮带”助力中小微企业提升安全能力。行业协会要发挥“桥梁纽带”作用,通过建设网络安全人才库、构建“威胁情报共享”等方式,优化协同沟通机制。

会上, $中国联通 (00762.HK)$ 、中电科、中电子、 $商汤-W (00020.HK)$ 、启明星辰、亚信安全、绿盟科技、安恒、安天科技、恒安嘉新、 $拼多多 (PDD.US)$ 、百度、华为、 $小鹏汽车-W (09868.HK)$ 、科大讯飞、每日互动等16家企业负责人围绕“转型关键要素”“破解行业内卷”“助力企业出海”三大议题,就网络安全产业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

百度和阿里的表现尤为瞩目

百度集团早盘大涨超10%,该公司与招商局集团签署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将围绕大模型、云计算等前沿人工智能技术,在科创产业、交通物流、综合金融、地产园区等领域开展合作。

而阿里的股价在年内累计涨幅超过96%,市值重回3万亿港元上方。该公司于9月12日发布了新一代模型架构Qwen3-Next,据称其性能是前代模型的10倍,而构建成本仅为1/10。

高盛在最近报告中指出,阿里巴巴凭借其领先的模型能力、47%的中国公有云市场份额以及多样化的芯片供应,处于有利地位,并具备国际化扩张的空间。

于对行业前景的乐观看法,高盛将阿里巴巴的目标价从163美元上调至179美元,维持“买入”评级。高盛特别将其对阿里云的估值从每股ADS 36美元提升至43美元,并上调了阿里云在2026财年第二至第四季度的增长预期。

目前AI技术突破正成为股价上涨的核心催化剂。中国企业级大模型的日均Token消耗量在2025年上半年达到了10.2万亿,较2024年下半年激增363%,反映出AI在商业领域的实际部署和应用正在显著提速

南向资金持续加仓 外资回流意愿增强

港股持续反弹,其与背后的资金息息相关。025年南向资金流向出现显著变化,从2024年主要流入银行、石油石化等高股息板块,转变为向传媒、电子、通信等科技领域进军。

截至2025年9月9日,南向资金年内净流入额达1.04万亿港元,仅近一个月累计流入就超2000亿人民币。

外资的回流意愿也在增强。2025年以来,EPFR口径外资流入港股52.2亿美元,其中7月单月流入近70亿美元。

机构如何看待科技股的后续表现?

港股中长期走势仍被看好。招商证券策略团队认为,随着供需格局改善,中国经济周期有望迎来景气拐点。

科技产业的资本开支和研发投入将逐步转化为企业盈利,成为新的增长引擎。在美联储降息预期升温的背景下,南向资金和外资有望持续流入港股市场。

从估值角度看,恒生科技指数市盈率仅为26倍,处于近10年33%分位数,明显处于估值洼地,具备较大的估值修复空间。华泰证券首席宏观经济学家易峘认为,后市港股流动性宽裕环境并未改变,基本面预期回升也起到了重要支撑。

webp获取更多市场分析?牛牛AI上线!精准解答,全方位洞察,掌握关键机会!

编辑/KOK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