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6日消息,港股三大指数齐涨, $恒生指数 (800000.HK)$ 涨2.12%, $恒生科技指数 (800700.HK)$ 涨2.74%, $国企指数 (800100.HK)$ 涨2.10%。

截至收盘,港股上涨1445只,下跌767只,收平1005只。    

具体行业表现如下图:

板块方面,科网股多数上涨,阿里巴巴-W涨4.10%,京东集团-SW涨3.34%,腾讯控股涨2.38%,快手-W涨2.26%,美团-W涨2.08%,百度集团-SW涨1.89%,网易-S涨1.29%。

半导体股走强,华虹半导体涨9.05%,FORTIOR涨8.26%,中芯国际涨7.32%,英诺赛科涨5.93%,贝克微涨4.57%,上海复旦涨4.30%。    

有色金属股齐涨,中国铝业涨11.19%,中国宏桥涨9.90%,赣锋锂业涨6.10%,洛阳钼业涨5.92%,天齐锂业涨5.16%,紫金矿业涨4.29%,江西铜业股份涨3.05%,招金矿业涨2.68%。    

黄金股走强,紫金黄金国际涨8.67%,灵宝黄金涨6.19%,紫金矿业涨4.29%,赤峰黄金涨3.29%,山东黄金涨2.79%,招金矿业涨2.68%。    

苹果概念股普涨,蓝思科技涨6.40%,鸿腾精密涨4.76%,瑞声科技涨4.01%,丘钛科技涨3.42%,伟仕佳杰涨3.37%,比亚迪电子涨1.89%,舜宇光学科技涨1.59%,高伟电子涨1.27%。    

证券及经纪股普涨,华泰证券涨5.24%,广发证券涨4.63%,中国银河涨3.55%,国泰海通涨3.17%,中信建投证券涨2.73%,中金公司涨1.77%。    

个股方面,$阿里巴巴-W (09988.HK)$涨超4%,淘宝闪购新客双11电商订单破亿。    

$中国宏桥 (01378.HK)$涨近10%创新高,海外供应扰动推升铝价,花旗上调目标价至36港元。    

$蓝思科技 (06613.HK)$涨超6%,2025年人形机器人预计出货3000台、四足机器狗1万台以上。    

$小鹏汽车-W (09868.HK)$一度涨超5%,收涨近2%,何小鹏发视频回应机器人质疑。    

$荣尊国际控股 (01780.HK)$再跌超36%,两天跌近六成,控股股东完成配售60%公司股份。    

$中国同辐 (01763.HK)$涨超10%,公司发布碳同位素产品,实现全产业链自主可控。    

$轩竹生物-B (02575.HK)$涨超6%创上市新高,NG-350A此前获授美国FDA快速通道资格认定。    

$FORTIOR (01304.HK)$涨超8%,公司已进入全球主流服务器散热风扇厂商供应链。    

$荣利营造 (09639.HK)$涨超3%,公司积极开拓新能源业务,订单储备加速增长。    

今日成交额TOP10

港股通资金

港股通方面,今日港股通(南向)净流入54.79亿港元。

机构观点

  • 招商证券国际:料南向长线资金至明年底增1.54万亿港元,支撑港股“慢牛”行情

招商证券国际报告指出,政策将继续吸引中长期资本南下投资港股,预计至2026年底,南向长线资金仍有1.54万亿港元的新增空间,支撑港股“慢牛”行情。该行认为,今年港股的放量上涨,主要得益于内地南向资金的持续注入;截至三季度末,南向资金净流入达1.17万亿港元,成交额占比达23.6%,港股通持仓市值突破6.3万亿港元,约占香港股票总市值的12.7%,对港股定价权显著提升。该行称,“北水”长期资金正日益成为港股市场流动性结构重塑与估值体系优化的关键推动力,预计政策层面的互联互通机制优化、QDII(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限制放宽、税收政策改善、优质资产赴港上市及监管层鼓励长线投资,将继续吸引中长期资本南下。

  • 花旗:预计小鹏汽车新业务推动股价利好,目标价29.4美元

花旗发表研报指, $小鹏汽车-W (09868.HK)$ 昨日在2025小鹏科技日表示将透过切入Robotaxi、人形机器人及飞行汽车领域推出新业务及产品,包括预计于2026年推出L4 Robotaxi,配备4个Turing芯片;也将与阿里巴巴的叫车平台高德合作,提供Robotaxi服务营运,花旗认为这是令人振奋的消息;从2026年底开始生产及交付IRON人形机器人;从2026年开始交付飞行汽车单位陆地航母。

花旗表示,虽然目前正处于量化小鹏新业务盈利能力上行的早期阶段,但相信这将为股票带来良好市场情绪,并有助其估值从过去新能源车的估值水平,逐步提升至与AI、科技及Robotaxi连结的更高溢价水平。该行维持对其“买入”评级,目标价29.4美元。

  • 海通国际:首予蓝思科技“优于大市”评级,明后年业务有望加速增长

海通国际发表研报指, $蓝思科技 (06613.HK)$ 作为智能终端全产业链平台型龙头,充分受益大客户创新周期,智能手机与电脑未来三年受益于大客户创新周期、业务可见度高、预计加速成长,智能汽车及座舱类业务战略级创新支点产品超薄汽车夹胶玻璃放量在即、且此前海外工厂毛利率拖累因素有望消除,智能头戴与智能穿戴类产品已预定AR核心受益地位、静待行业爆发,人形机器人及AI服务器未来可期。

该行判断公司明后年业务有望加速增长,且将保持利润增速强于营收增速,预计2025至2027年营收分别为874.07亿、1105.47亿、1331.41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7.85亿、68.01亿、83.62亿元。参考可比公司并考虑公司未来两年的加速成长,该行予蓝思科技2026年26倍市盈率,对应目标价36.5港元,有46.7%的上行空间,首次覆盖予“优于大市”评级。

编辑/KOK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