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巴伦Barrons
作者:马丁·巴卡达克斯
美国7月进口价格创一年最大涨幅(+0.4%),商品成本攀升直接挑战白宫“关税未引发通胀”论断。
美国劳工统计局周五公布的数据显示,7月份进口价格上涨0.4%,商品成本的上升推动了这一数据创下逾一年以来的最大月度涨幅。虽然这份报告中所衡量的价格不包括货物到达美国港口后加征的关税,但这些数据表明:出口商并未通过降低价格来补偿进口商因关税提高而增加的成本。
本周早些时候,唐纳德·特朗普(Donald Trump)总统提名进入美联储理事会的斯蒂芬·米兰(Stephen Miran)在接受CNBC采访时表示,他“完全没有看到任何由关税引发的通胀迹象”。他的言论是在美国劳工统计局公布了七月份消费者价格指数的混合数据之后发表的,这与总统的观点不谋而合——特朗普认为“关税并没有导致通胀,也没有给美国带来其他问题,除了大量现金涌入我们财政部的金库”。
虽然特朗普关于关税收入的说法确实属实,但其他数据显示,关税对通胀的影响正变得愈发明显。
劳工统计局周四发布的七月份工厂出厂价格指数也显示,无论是商品还是服务,制造成本都大幅上升,这加剧了市场对通胀的担忧,并抑制了$标普500指数 (.SPX.US)$在夏季的强劲反弹。

与此同时,来自美国商务部的数据显示,7月份零售和餐饮服务支出增长了0.5%,达到7263亿美元。
不过,这一数据并未对通胀变化进行调整,因此增长既反映了消费量的增加,也包含了价格的上涨。7月份名义支出较去年同期增长了3.9%,高于2.7%的总体通胀率,这意味着至少目前消费者在消费方面依然比较从容。
不过,服装销售同比增长了7.4%,而餐饮支出则下降了0.4%,这表明在可自由支配支出方面,消费者表现出一定的谨慎。由于美国高度依赖亚洲供应链,服装销售对关税变化非常敏感。
LPL金融公司的首席经济学家杰弗里·罗奇(Jeffery Roach)表示:“展望未来,投资者应关注汽车销售和餐饮等其他可自由支配消费类别,以判断消费者的健康状况。”
密歇根大学8月消费者信心基准调查也反映出了这种犹豫情绪,该指数降至三个月来的最低点。调查中衡量的一年期和五年期通胀预期也大幅上升。
凯投宏观北美经济学家保罗·阿什沃思(Paul Ashworth)表示,“这表明,在特朗普总统最新一轮互征关税措施出台后,家庭对通胀上升依然非常紧张”。
潘西恩宏观经济公司的美国首席经济学家塞缪尔·汤姆斯(Samuel Tombs)则指出,尽管零售销售数据整体表现稳健,但前路依然充满挑战。
他警告说,“疲软的劳动力市场以及关税导致的商品价格进一步上涨,意味着实际收入基本停滞不前”。
Leuthold集团的经济学家估算,特朗普本月早些时候宣布的计划已将整体有效关税率提高到18%至19%之间,而去年8月这一数字约为3%。美国劳工统计局(BLS)8月份的消费者价格指数(CPI)读数将于9月11日公布,预计至少会反映出部分关税上调的影响。
Leuthold集团高级研究分析师兼联合投资组合经理王春(Chun Wang)表示:“外国卖家并没有实质性地降低价格,来至少部分吸收更高关税带来的影响。这对美国未来的CPI走势并不是好兆头。”
编辑/Rock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