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来,传统金融界一直将去中心化金融(DeFi)视为投机赌场,轻浮且可能造成不稳定。这种看法正在迅速改变。对冲基金正在尝试链上流动性池,大型资产管理公司正在试行区块链结算,而数字资产财务公司(DAT)则效仿Strategy的比特币资产负债表策略,转向DeFi,为投资者创造收益和回报。华尔街的兴趣已不再是空谈。目前,机构对DeFi的投资额估计约为410亿美元,但预计这一数字还会增长:安永估计,未来两年将有74%的机构参与DeFi。

这反映了一个更广泛的宏观趋势:传统金融机构开始将 DeFi 视为可编程的基础设施,而非风险前沿,从而推动市场现代化。DeFi 的吸引力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是收益:原生质押奖励、代币化国债以及能够将闲置资本转化为生产性资产的链上流动性策略,而这只有 DeFi 技术本身独有的特性才能实现。其次是效率提升:实时结算、可证明的偿付能力以及直接嵌入代码的自动化合规性。

然而,仅凭热情并不能将 DeFi 带入金融主流。为了让机构大规模参与,也为了让监管机构感到安心,参与规则必须不断发展。挑战不在于将 DeFi 改造成传统类别,而在于认识到其独特的优势:可编程的收益率、代码强制执行的合规性以及实时运行的结算系统。

为何机构关注

对于机构投资者来说,最直接的吸引力在于收益率。在低利润环境中,获得增量回报的前景至关重要。托管人可以将客户资产引入可编程合约,例如提供质押奖励或链上流动性策略的加密“金库”。资产管理人可以设计代币化基金,将稳定币引入代币化国债的金库。一家在资产负债表上持有数字资产的上市公司可以将这些资产部署到DeFi策略中,以获得协议级收益率,从而将闲置储备转化为股东价值的引擎。

除了收益之外,DeFi 基础设施还能提高运营效率。关于集中度限制、提现队列或协议资格的规则可以直接写入代码,从而减少对人工监控和成本高昂的对账的依赖。风险披露可以自动生成,无需通过季度报告。这种获得新收益形式和降低合规摩擦的结合,解释了华尔街为何越来越兴奋。

合规性作为技术属性

从监管角度来看,核心问题是合规性。在传统金融领域,合规性通常具有追溯力,围绕政策、证明和审计构建。而在 DeFi 领域,合规性可以直接融入金融产品中。

智能合约是 DeFi 的底层软件,可以自动执行安全措施。合约可能只允许通过“了解你的客户”(KYC)验证的账户参与。如果流动性低于阈值,它可以暂停提现,或者在出现异常流量时触发警报。例如,金库可以通过以下安全措施将资产路由到预定义的策略中:将已批准的协议列入白名单、强制执行风险敞口上限或设置提现限制。所有这些操作都对链上用户和监管机构透明。

其结果并非合规性的缺失,而是将其转化为可验证且实时的合规。监管者、审计师和交易对手可以实时检查持仓和规则,而无需依赖事后披露。这是一个颠覆性的转变,监管机构应该欢迎,而不是抵制。

更安全的产品,更智能的设计

批评人士认为,DeFi 本身就存在风险,并指出杠杆、黑客攻击和协议故障等问题。当协议处于实验阶段或未经审计时,这种批评确实有道理。但矛盾的是,可编程基础设施可以通过预先限制行为来降低风险。

想象一下一家提供 Staking 服务的银行。它不再依赖管理者的自由裁量权,而是可以将验证者选择标准、风险敞口限制和有条件提现嵌入代码中。或者,假设一家资产管理公司构建了一只代币化基金:投资者可以实时查看策略的部署方式、费用的累积方式以及产生的收益。这些功能是传统的集合投资工具无法复制的。

监管依然重要,但监管任务发生了变化。监管机构不再局限于事后审查纸质合规性,而是可以直接审查代码标准和协议的完整性。如果操作得当,这种转变可以增强系统韧性,同时降低合规成本。

为什么 FedNow 访问至关重要

美联储于2023年推出的实时支付系统FedNow,就体现了其中的利害关系。几十年来,只有银行和少数特许实体能够直接连接到美联储的核心结算基础设施。其他所有机构都必须通过中介机构。如今,加密货币公司也同样被排除在外。

这很重要,因为如果不接入美元体系,DeFi 就无法实现机构规模。稳定币和代币化存款如果能够实时直接兑换成美元,效果会最好。由于无法使用 FedNow 或主账户,非银行平台必须依赖代理银行或离岸结构,这些安排会增加成本,减慢结算速度,并增加监管机构最担心的风险。

可编程基础设施可以使 FedNow 访问更加安全。与 FedNow 连接的稳定币发行人或 DeFi 资金产品可以直接在代码中执行超额抵押规则、资本缓冲以及 AML/KYC 限制。赎回可以与 FedNow 的即时转账挂钩,确保每个链上代币都与储备金 1:1 匹配。监管机构可以持续验证偿付能力,而不仅仅是通过定期证明。

因此,更具建设性的方法是风险分级准入。如果一个平台能够通过可审计的合约证明其准备金已完全抵押、反洗钱 (AML) 管控持续有效,并且提款在压力下会自动受限,那么可以说,它的运营风险比当今不透明的非银行结构要小。美联储自身2022年的账户准入指南强调了透明度、运营完整性和系统安全性。设计合理的DeFi系统可以同时满足这三个要求。

竞争的必要性

这些举措并非毫无节制地打开闸门,而是要建立一条负责任的参与途径,让机构能够在明确的规则和可验证的标准下参与 DeFi。

其他司法管辖区也迫不及待。如果美国监管机构采取排他性立场,美国公司可能会向全球同行拱手让步。这不仅可能意味着华尔街在竞争中处于劣势,也可能使美国监管机构错失塑造新兴国际标准的机会。

DeFi 的愿景并非规避监管,而是将其编码化。对于机构而言,它提供了新的收益形式、更低的运营成本和更高的透明度。对于监管机构而言,它实现了实时监管和更强大的系统性保障。

华尔街渴望加入。技术已经准备就绪。剩下的就是政策制定者提供框架,允许机构负责任地参与。如果美国发挥领导作用,就能确保DeFi发展成为稳定和增长的工具,而不是投机和脆弱的工具。如果美国落后,其他国家就会制定规则,并从中获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