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的《美国稳定币创新指引与建立法案》(Guiding and Establishing National Innovation for US Stablecoins Act,简称GENIUS Act)生效后,为稳定币订立了全美层面的监管规则。 而随着监管日渐清晰,加密货币支付正快速成为全球支付领域的重要力量。

例如,今年7月 $PayPal (PYPL.US)$ 宣布推出《加密支付功能》(Pay With Crypto),让商家也能直接收取BTC、ETH等主流币,并主打即时结算,同时支持多种数字钱包;今年6月 $Coinbase (COIN.US)$ 宣布推出其创新平台——Coinbase Payments,旨在通过基于稳定币的支付基础设施,简化全球电子商务交易,并将稳定币定位为线上交易的首选支付方式。

在加密支付产业链内的参与者众多,我们将通过几个问题深入探讨,加密货币支付领域有哪些技术路径及应用场景?稳定币和非稳定币在支付领域谁占主导地位?有哪些角色及主要公司?

问题1:加密支付领域有哪些角色?

加密支付领域主要涉及的角色包括支付服务提供商、钱包、支付网关、区块链交易技术提供方、稳定币发行方、交易所等。

  1. 支付处理商:他们是生态系统的核心,为商户提供“一站式”解决方案,使其无需直接处理区块链的复杂性。PSP往往也集成了钱包功能

  2. 支付网关:在加密货币领域,支付网关是负责收集和传输交易信息的系统,扮演着连接传统商业世界与加密生态的 “桥梁”和“翻译官” 的关键角色。

  3. 区块链网络交易技术提供方:他们的角色是构建和维护底层的区块链协议。网络的速度、交易费用、可扩展性和安全性直接决定了支付体验的优劣。Layer 2解决方案(如$比特币 (BTC.CC)$的Lightning Network,$以太坊 (ETH.CC)$$Polygon (POL.CC)$)在此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以解决主网费用高和速度慢的问题。

  4. 稳定币发行服务商也是支付处理商的一类,负责发行和管理稳定币,确保稳定币的价值与锚定资产保持稳定。

  5. 交易所:交易所的角色绝非简单的买卖市场,而是整个生态系统的核心枢纽和基础设施提供者。

问题2:加密支付有什么技术路径?

其技术分两种:链上+链下 (前者慢,但安全;后者更快速,但安全性稍低)

链上指的是在区块链网络内进行的操作和数据处理,交易经过共识机制验证后记录在分布式账本上,所有节点都存储有完整的数据副本。链下则是在区块链网络之外进行的活动,这些活动不直接依赖区块链的共识和存储机制。比特币的链下交易技术常被称为闪电网络

问题3:加密货币支付一定要用稳定币吗?

加密货币支付不一定要用稳定币,但不用稳定币会面临显著的价格波动风险。2025年稳定币占支付市场份额76%。

1)稳定币:如 $泰达币 (USDT.CC)$$USDCoin (USDC.CC)$ 等,因锚定法币(1:1 锚定美元等),价值稳定,是当前主流的加密支付币种。

2)非稳定币:如 $比特币 (BTC.CC)$$以太坊 (ETH.CC)$ 等主流币种,部分商家(如$特斯拉 (TSLA.US)$曾短暂支持)或特定场景也会接受,但使用范围远小于稳定币。

不用稳定币的价格波动风险具体体现在两个环节:

1)支付发起时到确认前:区块链链上交易需时间确认(如比特币约 10 分钟),若用 BTC 支付,假设发起时 1 BTC=5 万美元,确认期间 BTC 价格跌至 4.8 万美元,商家实际到账价值会直接缩水 4%;反之若价格上涨,用户则会多付出成本。

2)资金到账后持有阶段:若商家收到非稳定币后未及时兑换为法币或稳定币,后续币种价格下跌会导致资产减值。例如 2022 年 LUNA 崩盘、2024 年部分山寨币单日暴跌 50%,均可能让接收方遭受大幅损失。

问题4:有哪些关键上市玩家?非上市玩家?市占率如何?

如图1所示,PSP包括 $Block (XYZ.US)$ , $PayPal (PYPL.US)$, Venmo, $SoFi Technologies (SOFI.US)$ 这些传统的金融支付公司。而加密货币发行方例如$Circle (CRCL.US)$也利用自己在稳定币方面的优势进入支付领域。目前市占率前四大的PSP分别为Binance Pay、$Coinbase (COIN.US)$ Commerce、BitPay、NOWPayments,市占率分别为18.5%,14.0%,10.8%,9.5%。

问题5:加密货币交易所涉及区块链支付吗?

加密货币交易所是流动性提供者。 支付处理商通常与交易所合作,以获得最优汇率来将加密货币兑换为法币。绝大多数独立的支付网关(如BitPay, NOWPayments)也需要与交易所合作,通过API获取流动性和实时汇率。它们是交易所的“大客户”。

同时,交易所基本下场参与了区块链支付,如图里列的Coinbase、Binance、Kraken。Coinbase 2023 年 8 月推出了 Base应用(此前为Wallet),可用于实现廉价而快速的支付,力求将交易、持有加密货币及支付服务整合于一体。

OKX 推出的 OKX Pay内嵌于 OKX App 中,支持稳定币支付,首期支持 USDT 和 USDC,未来还将与$万事达 (MA.US)$合作上线支付卡 OKX Card。目前, $Bullish (BLSH.US)$ 没怎么在加密货币支付领域发力,但更多加密货币交易所可能会在未来加入。

问题6:加密支付场景有哪些?

私人场景:电子商务是目前加密支付最广泛的应用领域,尤其适合跨境交易。

大型电商平台:如 Newegg(电子产品)、Overstock(家居用品)是早期接受者。无数中小型网站,尤其是面向科技爱好者的商店,通过 $Shopify (SHOP.US)$、WooCommerce 等平台的插件轻松集成加密支付。

SaaS订阅、VPN服务、云存储、API服务、软件许可证也可以通过加密货币支付。此外,在线游戏、博彩网站因其匿名性和跨境特性而被采用。

国际贸易B2B领域,进出口商使用加密货币尤其是稳定币进行货款结算,可以绕过复杂的银行系统,实现24/7即时到账,大幅降低手续费和避免汇率陷阱。

公共场景:用于政府税收系统的实时交易确认、或是公共数据登记(如土地所有权、公司注册)的高速存储和查询。加密交易费用极低,可以支持低成本跨境支付,例如美国政府对国际援助项目的资金发放、减少政府内部支付(如养老金发放、政府合同支付)的运营成本。

美国社会保险和医疗保险基本上都通过银行和金融机构支付,手续费较高且涉及人工审批,使用稳定币进行自动化支付可减少银行中介费。

总结

总体来看,加密支付赛道仍处于早期阶段,技术路线齐头并进,玩家既有加密交易所又有在线支付平台等传统金融公司,更多是合作与竞争并存的生态演化。

中长期来看,监管清晰化将持续推动加密支付(尤其是稳定币)成为支付领域重要力量,其发展依赖于技术优化、生态合作及风险控制,未来在跨境和公共服务领域潜力显著,头部市场份额占据更多的玩家值得关注。当然,行业仍处于快速变化期,任何头部玩家都有可能随时被甩开下车。

编辑/Rock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