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11月13日
- |
- 14:04
京东第三季度营收增长势头强劲,但成本上升和利润率下降抵消了营收增长,导致盈利能力大幅下降。
- 京东第三季度营收强劲,但利润大幅下滑。
- 由于支出激增,营业收入由盈利转为亏损。
- 经调整后的收益和 EBITDA 同比大幅下降。
- 营收超出预期,推动股价在盘前交易中上涨。
- 分析师们对于京东能否尽快恢复利润率仍存在分歧。
平台整体需求提升了季度销售额。关闭尽管增长幅度达到 3000 亿元人民币(约合 420 亿美元),但仍不足以阻止盈利大幅萎缩。
营收攀升,但盈利却断崖式下跌。
该公司公布当季净收入为人民币2990.6亿元,同比增长近15%,略高于华尔街预期。然而,归属于股东的利润大幅下降至人民币52.8亿元,不到去年同期的一半。每股收益也呈现同样的下滑趋势,从人民币3.86元降至人民币1.69元。
经调整后,情况依然不容乐观。核心净利润下滑至58亿元人民币,低于去年同期的131.7亿元人民币;调整后每股收益降至3.73元人民币,而去年同期为8.68元人民币。此前,15位受访分析师预计京东调整后每股收益为2.89元人民币,但实际业绩远低于预期。
经营业绩急剧恶化
京东的经营状况则更为艰难。该公司由去年同期的120.4亿元人民币营业利润,转为本季度10.5亿元人民币的营业亏损。调整后营业利润几乎消失殆尽,从去年同期的130.8亿元人民币骤降至仅2.11亿元人民币。
这一压力也反映在调整后的EBITDA上,该指标从150.8亿元人民币骤降至24.7亿元人民币。管理层将业绩下滑归因于物流、技术服务和扩张计划等方面的支出增加。
投资者反应:出乎意料的积极
尽管财报令人失望,但京东股价在盘前交易中却出人意料地强劲。由于交易员认为营收超预期以及需求趋势的改善预示着未来几个季度的增长可能会趋于稳定,京东股价在纳斯达克上涨超过4%,至32.55美元。
分析师对京东的长期发展路径仍存在分歧
尽管京东的营收超出了28位受访分析师的预期,但盈利下滑幅度之大再次引发了人们对该公司在扩大供应链驱动型商业模式的同时能否维持盈利能力的讨论。一些分析师认为,京东优先考虑的是长期基础设施和服务扩张,而牺牲了短期利润;另一些分析师则认为,本季度业绩是一个警示信号,表明成本压力短期内可能不会缓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