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亮点
- 老挝计划通过加密货币挖矿将过剩水电货币化
- 水坝导致数千人流离失所,并扰乱了河流和渔业
- 高公共债务和通货膨胀给数字经济计划带来风险
老挝希望将过剩水电转化为加密货币利润
据悉,老挝正在探索利用过剩的水力发电进行加密货币挖矿,此举引发了国际社会的关注和国内的批评。媒体报道.
老挝长期以来的大坝建设项目造成了电力过剩,但也让该国背负了数十亿美元的债务。当局目前正试图通过能源密集型的加密货币行业将这些过剩电力货币化。
国家媒体《万象时报》在政府会议后报道称,政策制定者正在考虑“长期经济机会”,包括数字资产挖掘,这可以将剩余电力转化为经济价值。
批评人士警告称,大坝将带来严重的社会和环境后果。大坝扰乱了河流,减少了下游的收成,破坏了渔业,并迫使数千人搬迁。湄公河能源与生态网络主任维通·佩姆蓬萨卡罗恩强调,该倡议并非出于国内需求,而是债务压力。
水力发电也具有季节性;旱季,老挝经常从邻国购买电力,尤其是泰国。国际河流组织的皮安蓬·迪特斯表示,对流离失所者社区的补偿承诺大多未兑现,导致许多人的境况更加恶化。
经济雄心与社会和环境问题发生冲突
尽管饱受批评,此举仍引起了该地区投资者的关注。老挝的目标是到2030年实现完全数字化经济,为本地加密货币挖矿和交易平台颁发许可证,同时试图规范那些在中国2021年禁令后将业务转移到老挝的中国矿工。
2023年5月,老挝公布了一项数字经济战略,重点关注区块链、人工智能、物联网和电子金融。8月,老挝国有电力公司宣布,由于干旱、出口承诺和未偿债务,将切断加密货币农场的电力供应。
风险依然高企。国际货币基金组织11月警告称,“高额公共债务对中期经济前景构成挑战”,而通货膨胀和基普贬值(基普兑美元汇率五年内已贬值一半)进一步加剧了经济压力。
美国对老挝出口产品征收的关税目前为 40%,是美国贸易伙伴中最高的关税之一,这使得情况更加复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