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7日,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李家超在立法会发表2025年《施政报告》。

李家超表示,《施政报告》既是香港全力“拼经济谋发展惠民生”、加快迈向“由治及兴”的进程表,亦是香港主动对接国家发展战略、实现突破新局面的策略部署。在报告中,李家超就加快发展北部都会区、产业发展和革新、巩固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等提出具体措施。

加快发展北部都会区

李家超表示,北部都会区是香港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具有非常大的潜质,现在是加快发展北部都会区、引入产业和重大项目的最佳衔接期。香港特区政府会加快发展北部都会区,成立由李家超领导的“北都发展委员会”,制订北部都会区各发展区的营运模式。与此同时,研究北都大学城发展模式。

李家超还表示,香港特区政府将制定加快发展北部都会区的专属法例,包括为园区公司设立专项拨款渠道以注入资金;管理指定地区跨境流动的便捷方法,包括人流、物流、资金流及数据和生物样本流,吸引科研及高端制造业落户香港等。

对于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河套合作区),河套合作区香港园区第一期三座大楼已落成,生命健康科技、微电子、新能源及人工智能等支柱产业租户正陆续进驻,另外五座大楼于2027年起陆续完工,并将考虑采取“边建设、边进驻”模式。香港特区政府在今年内会推出第一期余下用地的标明地块;完成第二期发展规模、产业分布等规划。

目前,连接深港两地的交通基建项目正在加速推进。李家超表示,为配合北部都会区发展,古洞站和洪水桥站的工程正全速进行,将分别于2027年和2030年竣工。香港特区政府已与$港铁公司 (00066.HK)$签订第一部分项目协议,以新思维合并北环线主线和支线同步推展,目标是2034年或之前同步开通。

产业发展和革新

在产业发展和革新方面,李家超重点提及人工智能(AI),包括推进AI科研和人才优势、强化AI资金优势、强化AI数据优势、拓展AI应用等。李家超表示,政府早前宣布推出30亿港元的“前沿科技研究支援计划”,将会短期内接受申请,支持本地资助院校吸引AI等方面的国际科研顶尖人物来港,带领前沿科技基础研究。此外,政府同时已预留十亿港元,于2026年成立“香港人工智能研发院”,促进AI上游研发、中下游成果转化及开拓应用场景。香港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港投公司)作为政府全资拥有的耐心资本机构,已投资包括AI大语言模型、云计算及AI药物研发在内的多家AI企业,未来将会继续投资AI产业。

对于生命科技健康产业,李家超表示,香港生命健康科研发展蓬勃,具备成熟的“政产学研投”系统,配合国家自主研发创新药的崛起,并透过专利授权开拓国际市场,为香港带来极大经济和战略机遇。李家超表示,香港会吸引更多药企落户香港,进行罕见病药、高端肿瘤药及先进疗法制品等临床试验和治疗。积极提升患者招募及试验启动效率;并透过河套的“大湾区临床试验协作平台”,让药企在港深同步开展试验。同时筹备成立“国际临床试验学院”,培育大湾区临床试验人才,以及举办国际高峰会议和论坛等。

此外,香港特区政府会于2026年内成立“香港药物及医疗器械监督管理中心”,并提交规管医疗器械的立法建议,务求尽快成为国际认可的药械权威监管机构。香港会加快“1+”新药审批机制,试行优先审批经医院管理局(医管局)建议能应对治疗严重或罕见疾病的创新药,助力药企更快将创新药推向市场。香港也会推动大湾区内临床数据标准化,构建真实世界数据平台,助力药企更快将创新药物推向内地和国际市场。

巩固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

在巩固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方面,李家超在报告中重点提及股票、债券、黄金和家族办公室等领域。

在股票市场方面,李家超表示,香港会透过“科企专线”协助内地科技企业来港融资,加强对国家建设科技强国的金融支持;进一步完善主板上市和结构性产品发行机制;研究优化“同股不同权”上市规定;探索缩短股票结算周期至“T+1”;推动更多海外企业来港第二上市;协助中概股以香港为首选回归地;推动港股人民币交易柜台纳入“股票通”南向交易。

债券市场方面,政府将推进巩固香港债券中心地位,包括提升金融基建,包括金管局旗下的迅清结算(CMU OmniClear)将与港交所合作,研究让投资者在单一平台集中管理及相互抵押股票和债券等不同资产,促成不同“互联互通”机制的联动;同时将与瑞士、阿联酋等地市场建立连接;并推动使用离岸中国国债作为不同清算所抵押品,进一步丰富人民币资产的应用场景。同时,香港证监会正研究由市场建立和营运的债券电子化交易平台的可行性,并积极推动在香港建立商业回购市场和中央交易对手制度以提升市场流动性。

此外,政府将继续与内地相关机构商讨落实在港推出离岸国债期货,扩充互换通下利率衍生品种类,推动场外衍生工具的发展,以及与内地适时推出跨境人民币回购业务。同时,香港证监会、金管局及港交所将增加市场接触,鼓励更多企业在港发债,使更多环球资金参与香港债券市场。香港证监会和金管局将公布“固定收益及货币”线图阐述相关细节。

在黄金市场方面,李家超表示,将加速建立国际黄金交易市场,具体措施包括推动香港机场管理局(机管局)及金融机构在港拓展黄金仓储,以三年超越2000吨为目标,建造区域黄金储备枢纽;推动金商在港建立或扩建精炼厂,并与内地研究在内地进行来料加工,精炼黄金后出口至香港作交易及交割用途;建立香港黄金中央清算系统,为国际标准黄金交易提供高效可信的清算服务,并邀请上海黄金交易所参与,为未来与内地市场互联互通做好预备;丰富黄金投资工具,协助发行人发行黄金基金,支持开发新产品,如代币化黄金投资产品;支持业界成立黄金行业协会,建立与政府和监管机构的交流平台,加强推广及吸引“一带一路”客户,强化人才培训。

在大宗商品方面,香港将与大湾区内交易所合作开拓大宗商品交易及碳交易等新业务。港交所是前海联合交易中心的控股股东,将继续加强两地合作,发展好大豆离岸现货市场。港交所碳市场Core Climate亦会与大湾区试点碳市场研究试验跨境交易结算。

在家族办公室方面,香港特区政府会进一步优化基金、单一家族办公室和附带权益的优惠税制,吸引更多基金来港落户;香港证监会将积极推动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房托基金)纳入互联互通标的,提高两地房托基金流动性;亦会配合优化合格境外有限合伙人(QFLP)机制,特别是加强与前海和上海的合作,为内地私募市场引进更多境外资金。港投公司则会通过直接或共同投资,培育更具潜力的本地私募及对冲基金机构。

港股大涨

在《施政报告》发布后,港股整体走强,午后持续冲高,截至发稿,$恒生指数 (800000.HK)$大涨1.66%,$恒生科技指数 (800700.HK)$大涨4.14%,均创下阶段性新高。

值得注意的是,2025年以来,港股市场显著回暖,恒生指数年内涨幅超过33%,恒生科技指数涨幅更是超过41%。同时,港股新股市场表现也极为亮眼,港股市场今年以来新股发行规模大幅增长,截至8月底的总融资额达1375亿港元,较2024年同期增长近6倍,远超全球新股融资额的同比增幅。

同时,港股市场的交易热度不断提升。今年上半年,港股市场日均成交额为2402亿港元,同比增长118%。受ETF互联互通计划扩容以及ETF新产品持续上市的影响,ETF每日成交金额攀升至338亿港元,同比增幅高达184%。沪深港通成交额方面,北向及南向均创历年同期新高。其中,沪深股通日均成交额为171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2%。港股通日均成交额为1110亿港元,同比增长196%。债券通北向通日均成交额为45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

盘面上,科技类公司普遍表现较好,恒生科技指数涨超4%,同样创下阶段性新高。$百度集团-SW (09888.HK)$大涨近19%领涨,$蔚来-SW (09866.HK)$$中芯国际 (00981.HK)$$京东集团-SW (09618.HK)$$美团-W (03690.HK)$等个股均表现强势。

编辑/ri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