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美股掘金》每日紧跟市场动态,洞察并梳理热门异动及涨势突出的个股,为牛友提供多维度投资机会参考,助力牛友一图掌握投资先机!
收入和利润达到第三季度预期区间上沿, $泰瑞达 (TER.US)$ 隔夜涨超20%创历史新高
美东时间10月28日盘后,泰瑞达公布2025年第三季度业绩。整体来看,营收为7.69亿美元,其中半导体测试业务营收6.06亿美元,产品测试业务营收8800万美元,机器人业务营收7500万美元。2025年第三季度,按照美国通用会计准则(GAAP)计算的净利润为1.196亿美元,合每股摊薄收益0.75美元。按照非美国通用会计准则(Non-GAAP)计算,2025年第三季度净利润为1.359亿美元,合每股摊薄收益0.85美元,该数据不包括收购无形资产摊销、重组及其他费用、养老金按市价调整,并包含非美国通用会计准则调整的相关税费影响。
其中,收入和利润达到第三季度预期的区间上沿;半导体测试推动 2025 年第三季度业绩好于预期;预计2025年第四季度人工智能相关的计算和内存需求将强劲增长。2025年第四季度业绩指引为营收9.2亿美元至10亿美元,GAAP净利润1.12美元至1.39美元(稀释后每股收益),非GAAP净利润1.20美元至1.46美元(稀释后每股收益)。
泰瑞达首席执行官 Greg Smith 表示:“我们半导体测试事业部第三季度的销售额超出预期,推动公司销售额和利润达到我们第三季度预期范围的高端。增长主要得益于面向人工智能应用的系统级芯片 (SOC) 解决方案以及强劲的内存性能。展望第四季度,计算、网络和内存领域的人工智能相关测试需求依然强劲。预计2025年第四季度销售额将环比增长25%,同比增长27%。”
受益于AI狂潮,最新季度业绩超预期,“工程机械龙头” $卡特彼勒 (CAT.US)$ 隔夜涨近12%
人工智能的蓬勃发展正意外地重塑工业格局,传统工程机械巨头卡特彼勒(Caterpillar)凭借其在能源领域的深度布局,成为这股浪潮中的关键受益者。该公司最新发布的季度业绩远超市场预期,强劲的盈利能力主要由数据中心激增的电力需求驱动,这一利好推动其股价飙升至历史新高,同时也引发了华尔街对其高估值的审视。
卡特彼勒于10月29日公布的第三季度财报显示,公司营收达176亿美元,调整后每股收益为4.95美元,双双超出分析师预期。这一表现标志着市场对卡特彼勒的认知正从传统的建筑与矿业设备制造商,转向一家在AI基础设施领域扮演重要角色的能源解决方案提供商。财报中最亮眼的部分是能源与交通运输(E&T)部门,该部门销售额同比增长17%至约72亿美元。据路透社报道,AI技术发展催生了大量耗电的数据中心,从而推动了对卡terpillar发电机和备用电源系统的强劲需求。这一新兴增长引擎,正帮助公司抵御部分传统业务领域的宏观经济压力。
纵观2025年,卡特彼勒股价已累计上涨逾60%,远超标普500工业指数17%的涨幅,成为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中表现最出色的成分股之一。其股价在过去一年几乎翻倍,从200多美元的区间攀升至500美元以上。
存储板块继续狂飙! $希捷科技 (STX.US)$ 绩后大涨超19%, $SanDisk Corp (SNDK.US)$ 涨超16%, $西部数据 (WDC.US)$ 涨超13%,均创历史新高
随着近期公布的财报业绩“没有最爆表、只有更爆表”,向来以波动剧烈著称的全球内存芯片行业显然正迎来一段持续的超级繁荣期。以韩国三星电子、SK海力士和美国希捷科技、西部数据为首的内存芯片制造商,正“享受”着AI模型训练与运行所需各类存储产品需求激增所带来的业绩爆发式增长。
希捷科技周三公布的最新财报显示,第一财季调整后每股收益为2.61美元,高于分析师普遍预期的2.40美元;营收达26.3亿美元,同比增长21%,同样超过市场预估的25.5亿美元。
在AI时代,大模型在训练与推理过程中,数据传输、运算对存储提出了更高要求,AI服务器市场规模的稳定快速增长,将催生大容量QLCSSD的下游市场需求,带动企业级SSD的增长。单台AI服务器中的企业级SSD价值一般是通用服务器的3倍以上。平安证券指出,25Q2英伟达Blackwell平台实现规模化出货,叠加北美CSP厂商持续扩大通用型服务器布局,SSD有望凭借高性能和高能效等特点逐步成为大容量数据存储的主流技术。当前海外存储原厂盈利需求急迫,且由于AI高景气,相关产能逐步转向高阶产品,叠加下半年传统备货旺季,自25Q2起DRAM和NANDFlash存储产品合约价有望筑底回升,叠加eSSD、RDIMM等企业级存储产品需求持续高企,相关存储产业链企业业绩有望迎来明显改善。
创造历史! $英伟达 (NVDA.US)$ 隔夜涨近3%,成为历史上第一家市值突破5万亿美元的上市公司
英伟达总市值突破5万亿美元!成为历史上第一家达到这一里程碑的上市公司。截至周三收盘,英伟达总市值达到了惊人的5.03万亿美元。
英伟达公司总市值从4万亿美元跨越5万亿美元,仅用时113天,而从3万亿到4万亿则耗时410天。高达5万亿美元的总市值,早已超过英、法、德等国家的股市总市值,这一数字正逼近印度股市总市值(5.3万亿美元)。
此前,英伟达在华盛顿GTC大会上披露的战略布局吸引了全球金融市场的目光。花旗、高盛、美银先后发布研究报告,都宣布维持 英伟达的“买入”投资评级,核心共识聚焦于Blackwell与Rubin平台5000亿美元销售规模的确定性、多领域技术突破及生态扩张潜力。三家机构当中,美银最为大胆,喊出了235美元的目标价;高盛和花旗相对保守,目标价定为210美元,不过这个目标在昨夜一度已经达到了。
一、创新高美股巨头
二、创新高美股个股
三、热门美股涨跌幅榜

编辑/Jamie


其中,收入和利润达到第三季度预期的区间上沿;半导体测试推动 2025 年第三季度业绩好于预期;预计2025年第四季度人工智能相关的计算和内存需求将强劲增长。2025年第四季度业绩指引为营收9.2亿美元至10亿美元,GAAP净利润1.12美元至1.39美元(稀释后每股收益),非GAAP净利润1.20美元至1.46美元(稀释后每股收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