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12日,美国劳工部发布的数据显示,7月消费者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2.7%,涨幅与6月持平;环比上涨0.2%,低于6月涨幅0.3%。

剔除波动较大的食品和能源价格后,7月核心CPI同比上涨3.1%,涨幅高于6月的2.9%,并远高于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制定的2%目标;环比涨幅为0.3%,为1月以来最大涨幅。

一些市场分析人士认为,虽然当月与关税直接相关的商品价格没有出现显著上涨,但是服务类价格反弹,预计关税成本会进一步向下游传导,服务类产品通胀升高凸显出控制通胀的难度。

△美国消费者新闻与商业频道△美国消费者新闻与商业频道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王晋斌在接受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环球资讯广播采访时分析指出,现在美国通胀呈现出比较复杂的局面,美国通胀韧性很强。

  • 一方面,关税其实带来了某些价格的上升,尤其是跟关税有关的一些服务业。例如医疗保险价格上涨是因为美国大量进口医药产品;家具价格上涨也是因为美国国内大量家具需要进口。从美国国内看,其服务业价格的反弹比较厉害,例如机票价格,这些实际上推动了整个服务业价格的上涨。
  • 另一方面,虽然价格上涨,但美国整体通胀并没有出现大面积的恶化,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劳动力市场出现了降温,会推动物价下行。近期美国劳工部大幅下修了美国的非农就业人数,美国上半年经济增速只有1.4%,低于1.8%的美国经济潜在增速。

CPI报告公布后,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社交媒体上发文,要求美联储主席鲍威尔立即降息,并指责其“总是行动太迟”。

△美国福克斯新闻网报道截图△美国福克斯新闻网报道截图

王晋斌认为,近期一系列重要数据会对美联储下一步的货币政策产生影响。

  • 特朗普多次批评鲍威尔,我认为他是出于两个关键因素的考虑:一是美国债务存量很大,如果借新债还旧债,特朗普希望能通过降息降低美国政府再融资的成本;二是美国明年会迎来中期选举,鉴于美国今年上半年的经济增速和近期劳动力市场的软化,如果不及早降息,美国经济增速将会维持在一个较低的位置,这会给特朗普或是共和党明年的选情带来很大负面影响。
  • 美国7月CPI数据,加上特朗普的反复抱怨,如果劳动力市场数据持续恶化,即使物价偏离或高于美联储的目标,美联储9月还是有可能重启降息的。从股市表现来看,投资者押注9月降息的概率比较大。另一个会在8月底发布的重要数据——美国个人消费支出(PCE)物价指数——如果更接近同比涨幅2%,那么市场押注9月美联储降息的概率会进一步增加。

素材来源丨总台环球资讯广播《直播世界》

记者丨杨卓英 印梅梅

编辑丨李皓 杨楠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