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美国PPI数据引爆市场预期,通胀黏性重塑政策逻辑

20257月美国生产者价格指数(PPI)的意外飙升,成为全球经济格局演变的关键转折点。数据显示,PPI环比激增0.9%(三年新高)、同比升至3.3%,远超市场预期的0.2%2.5%。这一数据不仅打破了市场对通胀温和回落的幻想,更揭示了供应链重构与政策干预交织下的复杂图景。

从结构看,服务业价格成为主要推手:贸易服务利润率单月激增2%,占当月涨幅的50%以上,机械设备批发价格上涨3.8%,金融服务、旅游住宿等领域同步抬升。这种成本传导效应在商品端同样显著:蔬菜、肉类和鸡蛋价格推动商品PPI上涨0.7%,为今年1月以来最大涨幅,反映出极端天气与农业供应链扰动的叠加影响。值得注意的是,剔除食品、能源和贸易服务的核心PPI环比上涨0.6%,创20223月以来新高,显示通胀压力已从外部冲击转向内生性增长。

这一数据直接冲击美联储政策预期。市场对9月降息的押注从95.8%的概率回落至82%,两年期美债收益率单日跳升5.79个基点至3.73%,美元指数反弹至101.2关口。美联储内部出现明显分歧:芝加哥联储主席古尔斯比强调需等待更多数据,尤其是8PCE价格指数;亚特兰大联储主席博斯蒂克则维持年内降息一次的判断,但警告关税政策可能引发结构性通胀。财政部长贝森特的激进降息呼吁(9月降息50基点)与特朗普政府的政治压力形成对冲,凸显政策制定的复杂性。

二、中国央行逆周期调节:流动性投放与政策定力的平衡

面对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中国央行采取精准滴灌策略稳定市场预期。815日开展的5000亿元6个月期买断式逆回购,叠加88日的7000亿元操作,本月净投放达3000亿元,创近三个月新高。这一操作旨在对冲政府债券发行高峰(8月计划发行1.2万亿元)和税期扰动,维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市场普遍预计,83000亿元MLF到期后,央行将延续加量续作,政策适度宽松基调明确。

政策效果已初步显现:银行间市场DR007中枢稳定在1.85%左右,较7月下行10个基点;企业中长期贷款占比回升至62%,显示宽信用进程加速。但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8月制造业PMI微降至49.1%,高技术制造业虽重回扩张区间(51.7%),但高耗能行业PMI降至46.4%,反映出产业升级与传统行业调整的阵痛。对此,央行明确将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不排除适时开展公开市场国债买卖以增强流动性传导效率。

三、全球货币政策分化:多极格局下的资本流动重构

在美联储政策摇摆与中国定向宽松的背景下,全球货币政策呈现三轨并行格局:

1.发达经济体政策错位:欧洲央行在经济疲软压力下释放降息信号,市场预计6月可能先于美联储行动,但能源价格反弹(西班牙7月通胀率升至2.7%)与美欧贸易协议的财政负担(三年内需向美投资6000亿美元)制约其政策空间。英国央行8月降息25基点至4%,但投票过程的激烈分歧(5:4)显示内部对经济前景的担忧。日本央行维持0.5%利率不变,但其货币政策正常化进程(2024年结束负利率)与贝森特加息呼吁形成冲突,日元汇率波动加剧。

2.新兴市场主动防御:印度央行6月意外降息50基点至5.5%,但将政策立场从宽松调整为中性,反映出通胀回落(4CPI降至3.2%)与增长放缓(Q4GDP增速7.4%)的权衡。巴西央行逆势加息100基点至14.25%,以应对货币贬值与通胀预期攀升(2025年通胀预测5.7%),成为拉美地区的政策特例。

3.政策分化的溢出效应:美债收益率上升导致新兴市场资本外流压力加大,印度5月外汇储备减少120亿美元,印尼盾兑美元汇率创三年新低。与此同时,人民币汇率在央行逆周期因子调节下保持稳定,8月中间价波动幅度收窄至0.3%,吸引境外机构增持人民币债券1200亿元。

四、供应链重构与通胀黏性:全球化退潮下的长期挑战

PPI数据的结构性特征揭示了供应链重构的深层影响。研究显示,依赖全球价值链的制造业(如汽车、电子)在疫情期间因供应链中断导致PPI涨幅显著高于服务业,而当前关税政策(如美国拟对铜进口加征50%关税)正在复制这一效应。以半导体为例,美国对华出口限制导致中国企业转向本土替代,推动半导体设备PPI同比上涨18%,但产能爬坡期的供需失衡加剧了价格波动。

这种去全球化趋势与绿色转型形成共振。欧盟对中国电池进口的制裁(中国占其进口量的78%)虽旨在保护本土产业,但直接冲击其新能源汽车产能,德国大众等车企被迫推迟电动化进程,反而推高供应链成本。IMF警告,若美欧关税全面升级,全球GDP增速可能再降0.3个百分点,供应链中断风险升至2025年以来最高水平。

【免责声明】

本文件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观点、结论、建议等)仅供参考,不代表任何确定性的判断,您仍应根据您的独立判断做出您的投资决策。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深圳齐兴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本公司”)不对因使用本文件而产生的任何后果承担法律责任。本文件包含前瞻性的预测,任何非对过往历史事实的陈述均为前瞻性的预测,本公司并不保证完全准确或未来不发生变化。本报告的信息来源于公开资料,本公司对这些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也不保证所包含的信息及建议不会发生任何变更,本公司已力求报告内容的客观、公正,但文中的观点、结论及建议仅供参考,不代表任何确定性的判断。

本报告相关知识产权归本公司所有,未经本公司许可,任何个人或组织,均不得将本报告内容以转载、复制、编辑、上传或发布等任何形式使用于任何场合。如引用或刊发需注明出处为“齐兴资产”,且不得对本报告进行有悖原意的引用、删节和修改。本公司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之权利。任何机构或个人使用本文件均视为同意以上声明。

本报告所载的信息、材料及结论只提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也不适用于个别投资者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投资者应考虑本报告中的任何意见或建议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