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投资巨头软银集团卖到 2025 年 10 月,该公司将出售其所有价值 58.3 亿美元的 NVIDIA 股票,以帮助其为对 OpenAI 的 400 亿美元里程碑式投资提供资金。
此次出售是软银更广泛的资产货币化战略的一部分,旨在释放资金用于大规模人工智能和机器人计划。
根据软银上半年财报,该公司及其资产管理部门第二次抛售了英伟达股份。软银首次抛售是在2019年,此前该公司于2017年收购了价值40亿美元的英伟达股份。
首席财务官后藤义光表示,此次出售是为新投资筹集资金的战略必要之举。
软银确认计划向OpenAI投资至多400亿美元,其中包括300亿美元的股权投资和100亿美元的债务投资。这笔投资将分两个阶段进行——4月份已投资100亿美元,根据对10月份协议的修改,剩余的225亿美元计划于12月份到位。
最初的投资计划于2025年1月公布,当时估计总规模在250亿美元至400亿美元之间。
为了获得融资,软银通过日元债券筹集了约 6200 亿日元(41 亿美元),通过外国贷款筹集了 42 亿美元,并为 OpenAI 安排了 85 亿美元的贷款,为 ABB Robotics 安排了 65 亿美元的贷款。
软银的人工智能愿景及其市场影响
软银的投资与其“实现人工智能超级智能(ASI)以促进人类进步”的长期使命相符。该公司旨在加速人工智能芯片、机器人、数据中心和能源技术领域的进步。
根据财务报告,软银愿景基金本季度盈利234亿美元(3.54万亿日元),这主要得益于OpenAI初步估值达到2600亿美元。其中,143亿美元直接来自OpenAI相关收益,助力软银净利润翻番,达到193亿美元(2.924万亿日元)。
尽管业绩强劲,但软银撤资英伟达的决定还是让投资者感到意外,尤其是在英伟达于 9 月份宣布计划向 OpenAI 投资高达 1000 亿美元,以建设 10 GW 数据中心之后。
10 月底,OpenAI 完成了一项重大的公司重组,成立了营利性的 OpenAI 集团和非营利性的 OpenAI 基金会——此举使其拥有更大的投资灵活性。
重组完成后,软银承诺立即提供资金。10月初,OpenAI的估值达到5000亿美元,正式超越SpaceX,成为全球市值最高的私营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