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加密货币市场持续升温。亚洲加密货币领域又迎来了繁忙的一周,带来了新的合作伙伴关系、政策举措和跨境变革。
从首尔到阿布扎比,亚洲的加密货币正在为加密货币领域树立新的标杆。以下是本周发生的事件。
特朗普支持的 WLFI 通过韩国 Bithumb 在亚洲拓展加密货币业务
韩国加密货币交易所 Bithumb 与美国总统特朗普旗下的加密货币公司 World Liberty Financial (WLF) 达成合作。该计划旨在支持全球去中心化金融 (DeFi) 的发展。
Bithumb 首席执行官李在元在谈及此次合作时表示:“与 WLF 的合作将成为提升 Bithumb 全球竞争力的重要里程碑。未来我们将继续加强战略网络。”
谅解备忘录 (MoU) 在 Bithumb 位于首尔的总部签署,两家公司的高层领导,包括 WLF 联合创始人扎克·福克曼 (Zak Folkman) 出席了此次活动。
此次合作是在 Bithumb 首席执行官李开复于 8 月在香港比特币亚洲 2025 活动上会见了 WLF 联合创始人兼特朗普总统的次子埃里克特朗普之后建立的。
两家公司旨在加快 DeFi 产品的推出和使用。此外,Bithumb 还提到,它正在探索与 USDC 稳定币发行商 Circle 建立单独的合作伙伴关系,以支持其全球增长计划。
印度实施严格新规打击日益增多的数字欺诈案件
鉴于欺诈案件不断增加,印度储备银行(RBI)出台了新规,以确保该国的数字支付更加安全。
更新后的框架建立在现有的双因素身份验证系统的基础上,但增加了至少一次动态安全检查的要求,包括一次性密码、生物识别扫描或硬件令牌。
这些动态安全检查会随着每次交易而变化,有助于防止凭证被重复使用或被盗。这些规则也适用于使用印度卡进行的国际支付。
此外,所有身份验证方法都必须符合印度 2023 年《数字个人数据保护法》,并且必须跨设备和平台顺利运行。
据印度储备银行称,这些新指南旨在跟上不断发展的技术,同时保护用户并维护对金融系统的信任。
根据新指南,印度储备银行鼓励公司使用基于用户行为的智能检查、额外验证和 DigiLocker(一种用于在线存储和访问重要个人文件的安全数字平台)。
此外,印度储备银行还设定了国际合规时间表。到2026年10月,发卡机构必须在全球卡网络中注册其银行识别码。
阿联酋加入自动加密税收数据共享全球协议
阿联酋已签署经合组织(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加密资产报告框架(CARF)下的一项国际协议,致力于实现全球加密税收透明度。
CARF 使各国能够自动共享加密交易的税务相关数据,有助于改善监督并减少逃税。
据财政部介绍,该框架计划于2027年实施,预计2028年实现首次信息交换。
为了应对新的加密税规则,阿联酋已先发制人地开始公众咨询,听取包括交易所、托管人、交易员和顾问在内的行业主要参与者的意见。
该反馈窗口于 2025 年 9 月 15 日启动,并将持续到 11 月 8 日。
阿联酋是计划采用CARF的50个国家之一,旨在创建一个共享加密税收数据的全球系统。其他参与的国家包括新西兰、澳大利亚和荷兰。
亚洲加密货币:日本的政策改革使加密货币采用率增长了 120%
监管现代化和政策改革使得日本的加密货币采用率同比增长了 120%。
全球市场趋势,尤其是美国大选后的交易高峰,也影响了采用率的[激增]。
尽管日本的加密货币市场与地区其他国家相比仍然低迷,但 Bitbank 首席业务发展官 Atsushi Kuwabara 预计,即将出台的政策变化将进一步促进该国加密货币的使用和采用。
在整个亚太地区,韩国、印度和印度尼西亚等国家也出现了强劲增长,其中稳定币发挥了关键作用,标志着该地区加密货币整合正在向主流化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