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周五有市场消息称,美国政府可能会在今年晚些时候启动“两房”IPO;②如果“两房”以一家公司的身份完成IPO,募资额极有可能挑战沙特阿美的历史纪录;③当前方案仍未明确是否合并上市,或维持双实体结构,同时涉及政府担保、立法调整等敏感议题,可谓是疑问重重。

财联社8月9日讯(编辑 史正丞)在美股IPO市场近期水温滚烫的背景下,传闻已久的美国“两房”重新上市一事也有了最新进展。

周五的最新消息显示,美国政府正筹划在二级市场出售房贷巨头$FEDERAL NATIONAL MORTGAGE ASSOC (FNMA.US)$ $房地美 (FMCC.US)$的股份,并有可能在今年晚些时候启动,潜在募集资金目标达到300亿美元之巨。

根据现有统计,目前全球最大IPO是2019年在沙特本土上市的沙特阿美,募集资金规模达294亿美元;美股历史上最大的IPO是2014年的阿里巴巴,募资规模达到250亿美元。根据LSEG数据,纳斯达克交易所上半年IPO募集资金为88.5亿美元,纽交所为75.2亿美元,分别全球第二和第三。

事实上,“两房”目标募集的资金还有可能进一步提高。

一些知情人士表示,美国官员讨论的计划可能会使得两家公司的合并估值达到5000亿美元或更高,并涉及出售5%至15%的股份——顶格计算相当于750亿美元!目前,官员们也在讨论如何安排募资结构,包括两家抵押贷款巨头是否以一家公司的身份IPO,或继续作为两个独立实体单独上市。

作为背景,房利美成立于1938年,为美国政府应对大萧条后的住房危机创立,后续在1968年私有化并上市;为了与私有化的房利美竞争并向市场提供更多资金,房地美于1970年成立,由此形成双巨头并行的格局。

在2008年次贷危机期间,“两房”因持有大量次级抵押贷款面临破产危机,美国政府被迫接管。自那以后,两家公司的利润均需上交财政部,股东权益被实质架空。由于股价无法维持上市要求,“两房”在2010年被纽交所摘牌。所以目前财经报道中的“两房”股票,指的都是场外OTC市场的交易。

目前美国财政部持有能购买约80%房利美和房地美普通股的认股权证,另外还持有高级优先股。剩余的投资者持有次级优先股或普通股。

毫无疑问,这样一家被政府托管的超大型公司要IPO,要比普通行业巨头上市麻烦多了。

一堆疑难问题悬而未决

最大的问题是两家公司以怎样的结构上市。联邦住房金融署署长比尔·普尔特曾表示,“两房”发行股份的同时可以继续处于托管状态。特朗普也曾说过,希望两家公司在发行股票的同时能继续享有政府信用担保,以避免住房按揭利率上升。但他们都未讲明白,如何操作可以实现这一点。

很显然,在私有化“两房”的同时继续提供明确政府担保,这不仅是一个会计问题,还会牵涉到敏感的立法问题

据悉,摩根大通、高盛、摩根士丹利、花旗、富国银行和美国银行的首席执行官近期都曾奔赴白宫,与特朗普会面并讨论“两房”上市的潜在计划。知情人士表示,财长贝森特、商务部长卢特尼克以及联邦住房金融署的普尔特也曾列席相关会议。面对如此巨大且复杂的发售,一些银行家对紧凑的时间表持有怀疑态度

截至发稿,受到市场传闻影响,房利美、房地美在OTC市场均大涨20%。与去年底知名富豪、特朗普支持者比尔·阿克曼公开传播“两房”重新上市时相比,股价分别翻了近4倍和3倍。

编辑/steph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