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区块链已巩固其作为数字化资产管理支柱的地位,其在公共和私有区块链基础设施中的机构采用正在加速。2025年第三季度,现实世界资产(RWA)代币化市场规模超过300亿美元,以太坊承载着重要的机构发行方,例如:富兰克林邓普顿、Ondo 和 Backed 等平台共支持超过 95 亿美元的代币化资产,涵盖收益型私募信贷(约 170 亿美元)、美国国债(约 73 亿美元)和大宗商品(约 20 亿美元)。这一[激增]反映了以太坊通过企业级分发、托管和钱包工具与机构工作流程相匹配的独特能力。

以太坊的技术进步:可扩展性、安全性和治理

以太坊 2025 年的协议升级进一步增强了其机构级功能。以太坊基金恢复协议 (EFRP) 于 2025 年 11 月 5 日通过以太坊改进提案 (EIP) 推出,旨在解决历史遗留的安全漏洞,同时又不损害网络的不可篡改性。EFRP 旨在从类似 2017 年 Parity 钱包冻结事件(该事件锁定了 513,743 个 ETH)中恢复无法访问的 ETH。据报道,EFRP 使用由技术委员会 DAO 管理的智能合约,通过链上证据验证声明。

这项创新既保留了以太坊的去中心化理念,又解决了机构投资者面临的运营风险。

二层解决方案也提升了可扩展性。摩根大通在以太坊基础网络上推出的 JPM Coin (JPMD) 为机构客户提供全天候基于区块链的结算服务。JPM Coin 通过在隔离账户中镜像美元存款,并利用智能合约进行合规性检查,提供近乎即时、低成本的交易,并可从储备金中产生收益。

同样,据报道,瑞银也使用Chainlink的数字转账代理(DTA)标准完成了其首笔代币化基金交易,实现了订单接收和结算等基金操作的自动化。这些进展凸显了以太坊通过可编程基础设施简化机构金融流程的作用。

机构伙伴关系和市场基础设施

以太坊的机构化应用还得益于战略合作。KKR、富兰克林邓普顿和摩根士丹利于2025年加入Corastone,旨在利用许可型区块链技术实现私募市场基础设施的现代化。据报道,此次合作旨在通过自动化和标准化减少运营摩擦,并扩大私募市场的准入范围。

与此同时,由高盛、法国巴黎银行和DTCC支持的Canton Network在2025年第三季度处理了超过4万亿美元的代币化交易,其中包括每月2万亿美元的国债回购交易。这些举措凸显了以太坊在公共和私有区块链生态系统中的双重作用。

全球多元资产投资平台 Artisan Partners Asset Management Inc. 报告称,截至 2025 年 10 月,其管理资产规模 (AUM) 为 1826 亿美元,其中国际价值策略以 525 亿美元位居榜首。

虽然 Artisan 与以太坊没有直接联系,但它的规模反映了机构对数字化资产管理工具的广泛需求,而这些工具现在大多依赖于基于以太坊的基础设施。

行业认可与长期展望

行业领袖们已公开认可以太坊的机构级功能。BitMine Immersion Technologies Inc.董事长Tom Lee称以太坊将在未来十年成为“超级周期故事”,并强调了其在资产代币化方面的作用(据报道)。

据报道,摩根大通的纳文·马莱拉表示,通过JPM Coin,“我们正在推动行业向前发展”,而KKR的道格·克鲁帕则强调了合作对于解决私募市场运营障碍的必要性。这些认可进一步巩固了以太坊作为数字化金融首选基础设施的地位。

结论

以太坊在2025年推出的一系列重大进展——从EFRP到Layer 2可扩展性解决方案——使其成为机构级资产管理的首选基础设施。随着代币化资产以每年2000%的速度增长,以及各大金融机构纷纷部署基于区块链的产品,以太坊不仅是一个平台,更是未来全球金融的基础层。正如汤姆·李所指出的,这是一个“超级周期”,它将在未来几十年重新定义资产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