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多多 (PDD.US)$ 将于美东时间11月18日盘前发布财报。机构预期拼多多2025Q3预计实现营收1087.34亿元,同比增加9.44%;预期每股收益14.890元,同比减少11.95%。(上述数据使用的会计准则为US-GAAP)

Temu美国业务触底反弹,市场多元化与运营调整同步推进
受美国加征关税及取消小额包裹免税政策影响,Temu在其关键市场——美国(预计占2024年全年GMV 40%以上)的全托管业务在二季度曾一度承压。
为应对挑战,Temu快速将业务重心由“全托管”转向“半托管”模式。在这一新模式下,商家负责物流与仓储环节,平台则继续掌握运营与定价权。据高盛报告,在恢复全托管模式并优化关税策略后,Temu美国GMV环比增长,下载量重回App Store购物类榜首。
据瑞银分析,此举的关键作用在于改变了关税计征基础:关税不再基于终端售价,而是以商户商品成本为依据。该调整将关税对商品最终售价的影响从约54%显著压低至13%-18%,极大增强了价格竞争力。目前关税冲击影响最大的阶段已经过去,Temu 已回归到常态化运营。
在稳定美国业务的同时,Temu加速推进全球化布局,积极进入欧洲、拉美、中东等新兴市场,以分散地缘政治风险、拓展增长空间。尽管多市场运营在短期内可能削弱整体规模效应并提高管理复杂度,但长远看有助于降低对单一市场的过度依赖,提升业务天花板。
拼多多GMV增长动力与抽成率前景
尽管公司下半年预计仍将在主站维持一定的补贴力度,以弥补其在国补渠道上的相对劣势,但边际上看,自去年8-9月“国补”大规模铺开所形成的基数效应将逐步减弱,其带来的负面冲击有望在下半年收窄。多多买菜在美团优选退出后加速扩张,即时配送业务逐步落地。
近期市场关注的“外卖大战”在中短期内显著牵制了阿里、京东等主要对手的资金与战略注意力,为未参与其中的拼多多提供了一个难得的窗口期,使其能更从容地消化“商家补贴”所带来的影响。在同行利润普遍承压的背景下,关注拼多多是否能凭借自身利润端的边际改善而凸显韧性。
投资者可重点关注拼多多国内业务的GMV增长动力与货币化率前景。整体来看,电商行业的激烈竞争格局中期内难以根本性缓和,$阿里巴巴 (BABA.US)$的反击和抖音进军电子商务将使拼多多持续承压。拼多多国内业务的增速预计将进一步向行业平均水平回归。当前主站的GMV增长与广告变现率已趋于平稳。
股东回报政策重估可能性?
2025年第二季度单季,拼多多录得的投资收益已超100亿元人民币,远高于2024年各季度约50亿元上下的平稳水平,反映出公司资金运营效率的阶段性提升。这笔投资收益与当期258亿元的经营利润相比已不容忽视,拼多多庞大的现金与投资资产配置及相应的收益表现,正成为市场关注的$新焦点 (00360.HK)$。
更重要的是,截止二季度公司持有的现金及短期投资已达到3800亿元左右,如何高效配置这些规模庞大的冗余资本,已成为拼多多在业务步入成熟阶段后必须清晰回答的问题。
虽然拼多多过去一直强调不分红回购,但高盛认为,在庞大的现金流情况下,股东回报政策具备重估可能性。
期权信号
截至2025年11月13日,拼多多的隐含波动率为39.84%,位于过去一年历史波动率的32%分位(IV百分位),处于中等偏低水平。这显示当前期权价格可能相对“便宜”,但市场对未来波动的预期并不极端。
Put/Call比率0.74,显示短期看涨倾向略占优,但近期持续波动,说明市场情绪存在摇摆。

当前期权市场隐含的业绩日波动率为6.36%

FCN作为可固定派息的结构性产品,具备以下多种优势:
1. 每月稳定派息:持有期间每月收取约定票息,现金流稳定且可预测。
2. 下行有保护:只要期末不跌破安全线,股价下跌也拿回100%本金。
3. 挂钩股票灵活:可选单只或多只股票(标的),更容易配合不同投资者的风险偏好和投资目标。
编辑/wende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