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 (JD.US)$ 将于美东时间11月13日盘前发布财报,机构预期2025Q3实现营收2938.32亿元,同比增加12.84%;

预期每股收益1.311元,同比减少83.04%。

上述数据使用的会计准则为US-GAAP。

2025年, $京东 (JD.US)$ 美股股价持续低位震荡,年初至今累计下跌6.73%,而同期 $阿里巴巴 (BABA.US)$ 股价接近翻倍, $拼多多 (PDD.US)$ 年初至今股价增长超40%,截至2025年11月10日美股收盘,京东美股动态PE仅8倍,而阿里为19倍,拼多多为15倍。这种估值分化,让投资者不禁追问:三季报能否成为京东的“翻身仗”?

如果数据亮眼,京东股价或迎来重估;若数据不及预期,京东股价或维持低位震荡。

二季度业绩回顾:营收“狂飙”背后的利润隐痛,外卖大战成双刃剑

2025年Q2,京东交出一份“冰火两重天”的业绩报告。

收入高速增长。Q2总收入3567亿元人民币(约498亿美元),同比增长22.4%。其中核心零售业务收入3101亿元,同比增长20.6%, 经营利润率4.5%,刷新大促季度历史纪录。新业务收入138.52亿元(含外卖、京喜、产发等),同比增长199%,主要由京东外卖驱动

利润端却现隐痛。Q2归属股东净利润下滑至62亿元,去年同期126亿元,同比下跌51%。Non-GAAP净利润从145亿元降至74亿元,同比下滑49%。

京东外卖日均订单量虽然超2500万,商家数超150万,全职骑手超15万人,但补贴与营销费用飙升144亿元。

CEO许冉在电话会上坦言:“外卖不是短期冲刺,而是长期生态构建,短期影响利润,但已与零售协同,拉升用户频次10%。” 这场大战虽抢下市场份额,但也让投资者担忧,Q3若补贴不止,利润“保卫战”将更艰巨。

关注点一:营收增长与用户黏性——“以旧换新”还能拉动多少订单?

作为京东的基本盘,零售业务营收占比超85%,与新业务板块 “增收不增利” 的情况不同,其表现稳健。

京东在Q2的用户活跃数据也表现亮眼,季度活跃用户数及购买频次同比增长超40%。“京东618”期间下单用户数同比增长超100%,订单总量超22亿单。

核心零售业务增长的背后既有政策红利因素的推动,也和京东通过“京喜”等渠道持续深耕下沉市场密不可分。“以旧换新”政策下,京东凭借在家电3C领域的传统优势和强大的供应链能力,取得显著的订单增长。

京东在双十一期间表现突出,活跃用户数同比增长47.6%,位居行业首位。家电、手机、数码、电脑等带电品类订单量同比增长超70%,独家定制商品成交额同比增长超10倍。家电家居新品成交额同比增长超4倍。

但投资者关注的是,政策驱动的增长是否具有可持续性?当政策补贴退坡后,用户的消费惯性能否保持?市场需要确认,新获取的用户是否能够转化为高黏性的忠实用户,而非仅仅被短期补贴所吸引。

关注点二:利润率提升与成本控制——新投资“坑”多深?

利润“保卫战”是Q3的财报最受关注的部分,也是决定京东能否实现价值重估的核心因素。

从季度百亿利润到负数,京东“外卖大战”付出了巨大代价。Q2自由现金流(FCF)也从去年同期的496亿元降至220亿元,腰斩不止。

对于短期利润承压的问题,投资者将在三季报中验证外卖成本控制数据,Q2补贴已“烧”超140亿元,Q3若加码,利润率继续承压。投资者需要重点关注:外卖业务的单均亏损是否出现改善迹象?销售费用占比是否得到有效控制?新业务亏损的收窄速度是否超预期?

关注点三:外卖、出海、AI、汽车——谁又能扛起京东的增长大旗?

  • 外卖:

京东外卖于2月份推出,预计仍是本季度的重点业务。但近期,京东外卖骑手大规模退出的消息持续发酵,这与此前京东高调宣布进军外卖市场,叫板美团的气势形成鲜明反差。

在外卖领域,京东管理层强调外卖业务的核心目标是与传统电商实现协同效应,提升用户参与度并推动交叉销售。

因此三季度管理层对京东外卖业务战略定位值得探究。在经过二季度的激烈扩张后,京东外卖是否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差异化竞争路径?

  • AI:

AI业务赋能方面,京东重点突破AI大模型在供应链场景的应用。2025年开年,京东云应对用户需求全面上线DeepSeek产品,同时推出了“开发训练+场景应用”双引擎一站式平台。三季度,AI是否能继续为京东的供应链优化赋能也将成为投资者重点关注的方向之一。

  • 出海:

出海业务方面,京东物流加速推进全球织网计划,2025年上半年,其海外仓版图实现进一步扩张,截至2025年6月30日,京东物流的海外仓已覆盖全球23个国家和地区。7月31日,京东豪掷超180亿人民币,全资收购欧洲消费电子龙头Ceconomy。

当前,Temu、SHEIN用的都是轻资产的模式在海外扩张,而京东砸出真金白银买下1000家欧洲门店,以重资产模式高举高打,在全球局势不确定性增加的当下,京东的此番收购是否面临整合风险?

  • 汽车:

10月14日,在京东11.11惊喜开放日上,京东汽车宣布联合宁德时代旗下的时代电服和广汽集团共同推出一款“国民好车”。广汽集团负责整车智能制造;宁德时代提供电池技术及换电生态支持;京东则发挥线上线下全渠道优势,负责独家销售。

11月9日,AION UT Super正式亮相,这种"电商平台销售汽车"的创新模式如果能够跑通,将可能是京东拓展高客单价品类的重要里程碑。

当前京东的估值水平已经反映了一定程度的悲观预期,如果京东外卖业务亏损显著收窄,并且管理层对AI、汽车、国际化等新业务给出清晰的发展路径,那么当前股价可能迎来重估行情。

如果营收增速大幅放缓,而新业务亏损依然高企,则说明京东正面临增长瓶颈和转型困境的双重压力,估值重估将面临挑战。

期权信号

财报前,京东期权成交量较为平淡,认沽/认购比例整体维持低位且略有下行,表明期权市场以中性多头为主。

根据期权历史业绩日预测波动来看,目前市场预期涨跌幅为±5.75%。

016.png京东正站在传统业务与新增长曲线的重要交汇点,三季报能否给投资者一个满意答复,牛友们如何看待?

008.png业绩速递全新升级,掘金快人一步!

路径指引:打开>个股页>点击【公司】Tab>业绩速递

编辑/dor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