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法行动:监管警惕的先兆
印度政府在2024-2025年的执法行动凸显了其对加密货币相关金融犯罪的零容忍态度。在一个备受瞩目的案件中,古吉拉特邦网络犯罪卓越中心捣毁了一个网络,该网络通过100多个洗钱账户向迪拜的犯罪分子输送了20亿卢比(约合2亿人民币),据报道,嫌疑人每笔交易可获得0.10%的佣金。
同样,据报道,印度执法局(ED)根据《防止洗钱法》(PMLA)逮捕了阿马尔·纳特·杜塔,罪名是涉嫌与信实电力公司相关的6800万卢比银行担保欺诈,这暴露了跨境金融体系的漏洞。这些案例表明了一种更广泛的趋势:监管机构正在利用先进的取证工具来追踪非法资金流动,而犯罪分子则利用去中心化平台来保持匿名。监管演变:从模糊不清到结构化监管
印度对加密货币的监管方式已从模糊不清转变为更加明确但仍然谨慎的框架。虽然加密货币仍未被列为法定货币,但根据1961年《所得税法》,它们现在被认定为虚拟数字资产(VDA),需缴纳30%的利润税,以及对超过5万卢比的交易征收1%的预扣税(TDS)。
根据《防止洗钱法》(PMLA)自2023年3月起生效的反洗钱(AML)法规,加密货币平台必须作为“报告实体”,遵守“了解你的客户”(KYC)规范和金融行动特别工作组(FATF)旅行规则,正如报道所述。.据报道,2025年6月的一份讨论文件提议根据《2025年加密资产法案》(COINS Act 2025)设立加密资产监管局(CARA),旨在集中监管并协调税收和反洗钱框架。
这与全球范围内的努力相一致,例如经合组织的加密资产报告框架(CARF),并暗示可能会采纳欧盟式的加密资产监管法规(MiCA)以加强投资者保护,正如报道中所述。与此同时,据报道,印度储备银行(RBI)正在推广其数字卢比(e-Rupee),将其作为国家支持的、可替代私人加密货币的货币,这标志着印度正战略性地推动可控创新。.
投资风险:应对合规和税务方面的复杂问题
对投资者而言,当前环境存在重大风险。严格的税收制度,包括不允许扣除费用以及在所得税申报表(ITR)中强制要求根据附表VDA进行申报,增加了合规负担,正如报告所述。
未披露加密货币持有情况可能导致税务机关的处罚或通知。此外,去中心化金融(DeFi)项目和半去中心化协议面临监管方面的不确定性,因为它们必须证明其真正的去中心化,才能避免受到《防止洗钱法》(PMLA)的约束,正如报道中所述。.据报道,针对币安和KuCoin等离岸交易所因违反《防止洗钱法》和商品及服务税(GST)义务而采取的执法行动,进一步凸显了在灰色地带运营的风险。
投资者还必须应对高调打击行动带来的声誉损害,这可能会阻碍机构投资者的参与,直到监管政策明朗化为止。机遇:合规创新生态系统日趋成熟
尽管面临这些挑战,印度的加密货币市场仍蕴藏着巨大的未开发潜力。推动结构化治理的举措正在吸引机构资本,尤其是在各平台采用健全的反洗钱和了解你的客户(AML/KYC)协议之后。拟议的《综合反洗钱监管法案》(CARA)框架有望创造公平的竞争环境,在促进创新的同时降低系统性风险。
此外,印度与全球标准(例如经合组织的CARF标准)的接轨,使其能够更好地融入国际加密货币市场。例如,印度储备银行的电子卢比计划可以促进跨境交易,并减少对波动性较大的私人代币的依赖。重视合规性和透明度的投资者可能会从这一不断发展的生态系统的早期采用中获益。
结论:谨慎与战略参与之间的平衡
印度的加密货币市场正处于十字路口。执法行动和监管复杂性固然构成风险,但也反映出一个日趋成熟的生态系统,其核心在于问责制。投资者必须兼顾双重目标:既要遵守合规要求,又要把握受监管创新带来的机遇。随着《2025年加密货币法案》(COINS Act 2025)和《综合监管与再投资法案》(CARA)框架的逐步完善,对透明度和去中心化的重视对于长期成功至关重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