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的加密货币寒冬已经来临,其特点是价格剧烈波动、监管不确定性以及整个市场价值的重新调整。然而,对于逆向投资者而言,这段悲观时期往往隐藏着绝佳的投资机会。区块链的基础架构——第一层协议——尤其值得深入研究。尽管主流区块链占据了新闻头条,但规模较小、估值偏低的区块链正在悄然为下一波去中心化创新浪潮铺平道路。本文将深入剖析有望在后冬季复苏中表现优异的Layer-1协议的指标、基本面和战略切入点。

2025年市场展望:机构投资者需求与监管利好

据报道,机构投资者正越来越多地将加密货币投资组合的 20% 至 30% 配置给山寨币,包括 Layer-1 协议,以此作为多元化投资策略。

这一转变主要受两个因素驱动:区块链基础设施的成熟以及日本等关键市场监管政策的乐观态度。日本监管机构正在放宽杠杆率并探索税收优惠政策,以促进散户参与加密货币市场。正如前文所述,此举有望刺激第一层网络(Layer-1 network)的交易量增长和用户普及。.

然而,市场依然具有选择性。

例如,SOL 预计到 2025 年,其去中心化交易所 (DEX) 的交易量将达到 290 亿美元,交易笔数将达到 5.43 亿笔。然而,它的成功也凸显了一个差距:许多基本面强劲的第一层协议由于市值较小、生态系统不为人知,仍然被低估。

逆向候选人:卡斯帕,以及 ZetaChain

Kaspa (KAS):BlockDAG 创新,价格优惠

根据报道,与传统的工作量证明模型相比,Kaspa 的 blockDAG 共识机制能够实现更快、更具可扩展性的交易。

尽管KAS在2025年第三季度股价下跌了30%,但其市值仍维持在12.3亿美元,24小时交易量为1.13亿美元。其生态系统正通过公共节点部署和二层集成不断推进,这有望在2026年推动其普及,详情如下:.

Sei (SEI):DeFi 的制度桥梁

Sei 将自身定位为机构级 DeFi 的 Layer-1 协议。据 CryptoNewsLand 报道,2025 年 10 月,Sei 与 Hamilton Lane 合作,通过 KAIO 平台推出代币化私募信贷基金,这是区块链与传统金融融合的一个里程碑。Sei 的去中心化交易所 (DEX) 交易量已达 100 亿美元,其 2023 年 6000% 的市值增长也凸显了其巨大潜力。

.

ZetaChain (ZETA):跨链技术的隐藏瑰宝

ZetaChain的Omnichain设计实现了以太坊上的无缝资产转移,

以及 Solana。尽管 ZETA 的价格较历史高点下跌了 94%,但其基本面依然稳健:跨链交易量达 630 万笔,活跃的去中心化应用 (dApp) 超过 20 个,详情请见……其与欧洲MiCA合规性的一致性使其能够在监管明朗化后抓住跨链需求。

战略切入点:指标和分配

对 Layer-1 协议进行逆向投资需要关注三个指标:交易量,收养率, 和市值效率例如,Sei 100亿美元的去中心化交易所交易量和ZetaChain 630万笔跨链交易都体现了实用性驱动的增长。与此同时,Kaspa的blockDAG创新在可扩展性方面提供了技术优势。

多元化投资策略至关重要。建议机构投资者将加密货币投资组合的 20-30% 配置于山寨币,并将 5-10% 的资金用于高信心的 Layer-1 代币投资,这一建议最初由 XBTO 报告提出。该策略旨在平衡比特币的稳定性与被低估加密货币的增长潜力。

前路漫漫:韧性与复苏

2025年的加密货币寒冬并非末日,而是一次重置。像Kaspa、Sei和ZetaChain这样基本面强劲的Layer-1协议正在构建去中心化未来的基础设施。随着日本监管环境的演变和机构采用的加速,这些区块链有望迎来指数级增长。对于那些愿意透过表象看本质的投资者而言,下一轮牛市或许正是由如今被低估的底层协议所驱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