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巴伐利亚州慕尼黑 — 2023 年 4 月 16 日:英特尔硅 CPU 台湾微处理器芯片位于主板电路板的中心。
盖蒂

我整年都在强调,英特尔并非垂死挣扎;它是一项战略资产。当时我写道,特朗普政府对本土芯片制造的政策推动和资本投入,使得它在政治和经济上“不可能”失败。这并非虚张声势,而是在看清形势。

我在五分钟的演讲中解释了这个论点YouTube 8 月 15 日.

为什么这一切如此重要?因为半导体是现代工业的心脏。美中之间的竞争不再是学术或外交层面的,而是产业层面的。最先进的晶圆厂都位于台湾和中国大陆,这种集中化是所有产品(从手机到战斗机)的单点故障。一旦地缘政治变得“紧张”,供应链就会断裂,依赖离岸制造的公司——想想苹果目前的配置——就不得不努力适应,否则就会失败。美国现在的政策明确地指向再工业化:在本土重建“世界工厂”,就能重新获得优势。在这样的背景下,英特尔的战略角色就变得显而易见。

这是我在8 月 23 日的 YouTube 视频:

8 月 23 日的英特尔图表
图片来源:ADVFN

现在我们的情况是:

英特尔图表现已准备好飙升
图片来源:ADVFN

英特尔是目前仅有的几家拥有足够产能和布局,能够成为美国和欧洲本土制造骨干的大型芯片制造商之一。建造能够生产芯片的工厂需要数年时间。多年来,市场一直将英特尔视为一家古板的传统企业。我持相反的观点:英特尔是一家市值530亿美元的制造商,生产着人类有史以来技术最复杂的一些产品。它的挑战过去是——现在也是——执行力;它的机遇是地缘政治和人工智能。这两股力量一夜之间改变了估值格局。

证据很快就出现了:首先是软银的投资;然后是美国政府的入股;接着,在2025年9月18日,英特尔和英伟达宣布在人工智能基础设施和解决方案方面展开合作。英特尔股价应声暴涨,单日上涨25%。这一举动印证了这样的观点:英特尔现在已经完全融入了人工智能基础设施领域,而不仅仅是一家大宗商品代工厂运营商。

当叙事发生变化时,对冲策略也会随之改变。多年来,基金做空英特尔,以此对冲英伟达或其他科技股的多头仓位。这种市场结构将英特尔的价格压低——你或许会说是人为的——但市场会自行其是,因为它最了解情况。然而,当潜在的战略博弈发生变化,当政府为产能提供担保,当人工智能需求激增时,这些对冲策略就会解除,并重新定价。

看看估值差距。英特尔的市销率大约是2倍。相比之下,AMD的市销率大约是10倍,ARM是35倍,Nvidia是33倍。即使是适度的市销率收敛,也能带来巨大的上涨空间。当市销率达到4倍时,英特尔的市销率翻倍;而当市销率达到10倍的“新常态”时,它将成为变革性的财富创造者。这或许是梦想,但它背后是宏观政策和行业动态的转变,以及美国明确政策的基本面。

这不仅仅是一个贸易理念;它是基于从造船到战略矿产等各个领域正在展开的战略考量而提出的论点。美国需要安全的本土晶圆厂。该战略旨在投资产能、供应链韧性以及稀土资源获取等方面。英特尔正处于两大趋势的交汇点:人工智能革命和中美超级大国冲突。其结果带来了罕见的不对称回报:一家遭受重创的巨头拥有结构性现金流,处于国家政策的前沿,并且估值差距大到足以引发快速的重新估值。

当英特尔股价为20美元时,我听起来简直疯了。如今白宫正在讨论产业政策,市场终于开始跟进。紧张的投资者应该记住:当政府认定某个行业具有战略意义时,市场就会随之而来。而当市场随之而来时,旧的对冲机制就会被打破,新的赢家就会出现。

“你看,我这辈子做过一些很棒的投资——都是最好的。英特尔呢?英特尔是最伟大的公司之一。绝对非凡……”

谁会这么说?对我来说,问题不在于谁,而在于何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