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9日消息,港股三大指数齐涨,$恒生指数 (800000.HK)$涨1.89%,$恒生科技指数 (800700.HK)$涨2.08%,$国企指数 (800100.HK)$涨1.62%。

截至收盘,港股上涨1562只,下跌732只,收平892只。
具体行业表现如下图:

板块方面,科网股多数上涨,商汤-W涨4.58%,快手-W涨4.37%,阿里巴巴-W涨4.14%,京东集团-SW涨3.09%,腾讯控股涨2.48%,美团-W涨2.19%,小米集团-W跌2.01%,百度集团-SW涨1.86%。
证券及经纪股上扬,华泰证券涨12.55%,广发证券涨12.50%,东方证券涨11.27%,中国银河涨9.82%,中金公司涨9.20%,招商证券涨6.77%,国泰海通涨6.04%,国泰君安国际涨2.74%。
黄金股齐涨,招金矿业涨6.68%,潼关黄金涨6.08%,紫金矿业涨5.86%,灵宝黄金涨5.14%,山东黄金涨4.19%,赤峰黄金涨3.75%,集海资源涨3.65%,中国黄金国际涨2.41%。
有色金属股齐涨,招金矿业涨6.68%,赣锋锂业涨6.55%,紫金矿业涨5.86%,洛阳钼业涨4.94%,中国铝业涨4.77%,山东黄金涨4.19%,江西铜业股份涨4.01%,中国宏桥涨3.93%。
半导体股普涨,FORTIOR涨8.56%,华虹半导体涨5.64%,中芯国际涨4.87%,英诺赛科涨3.64%,晶门半导体涨3.57%,上海复旦涨2.40%,硬蛋创新涨2.25%,中电华大科技涨1.94%。
互联网医疗股纷纷上行,阿里健康涨5.31%,方舟健客涨4.15%,叮当健康涨3.80%,京东健康涨3.72%,平安好医生涨3.69%,麦迪卫康涨3.31%,众安在线涨2.09%。
保险股午后走高,新华保险涨超6%,中国人寿涨近5%,中国再保险涨超4%,中国太保、友邦保险、中国人民保险集团涨近4%。
个股方面,$耐世特 (01316.HK)$涨近9%,股价创逾3年半新高,机构看好其迎来收入持续增长。
$阿里巴巴-W (09988.HK)$午后涨超4%,大摩上调阿里资本开支预测,进一步推动云业务增长。
$顺龙控股 (00361.HK)$涨超38%,汉成能源拟收购公司控股权,或为实现借壳上市。
$嘀嗒出行 (02559.HK)$涨近23%,股价创去年7月至今新高,月内累计涨幅超230%。
$百心安-B (02185.HK)$涨近13%,RDN赛道迎来商业化放量新阶段,公司全球商业化有望加速。
$粤港湾控股 (01396.HK)$涨近13%盘中创八年新高,公司实现化债破局,此前宣布拟收购AI算力企业。
$云工场 (02512.HK)$涨近11%,公司基于IDC构建下沉分散式边缘云网路,业绩有望持续提升。
$汇通达网络 (09878.HK)$涨超10%,AI+SaaS模式深耕下沉市场,公司S2B2C生态将成为稀缺基础设施。
今日成交额TOP10
港股通资金
港股通方面,今日港股通(南向)净流出16.54亿港元。
机构观点
摩根大通:维持汇丰“增持”评级,恒生银行处置香港CRE不良债务或有利汇丰释放资本
摩根大通发表研究报告指,彭博上周曾报道,$汇丰控股 (00005.HK)$已指示其子公司恒生银行处置其香港商业地产(CRE)组合内的不良债务。若消息兑现,汇丰股价存在上行潜力,因资本释放的好处超过信贷成本潜在上升。摩通进行敏感度测试显示,对于汇丰,2025年信贷成本潜在上升可能为6个基点,或2025年下半年年化增加13个基点,将使2025财年盈利减少1.6%。
在正面方面,摩通计算不良贷款处置可能导致因预期损失过剩而释放13亿美元资本。即使考虑潜在盈利下行,核心一级资本比率的净影响可能为提升12个基点,从而增加回购股份的容量。摩通予其目标价122港元,维持“增持”评级。
美银:上调药明康德目标价至130.7港元,重申“买入”评级
美银证券发表研究报告指,$药明康德 (02359.HK)$日前举行投资者日,公司于肿瘤药研发领域自2021年以来在整体活跃客户(包括药物发现及临床前阶段客户)中的市场份额始终保持在33%,非肿瘤体内药理业务收入今年上半年亦增长42%。行业价格竞争加剧下,临床前新订单价值仍按年增长14.5%。
药明化学业务截至上半年服务约2550名客户,管理层预期今年收入增长将超过20%。该行表示,基于生物学与化学业务前景好过预期,将药明康德2026至2027年收入预测分别上调0.2%及0.3%,并因研发项目价值提升及生产效率改善调高毛利率预测,相应将每股盈利预测上调0.4%及0.8%,目标价从123港元上调至130.7港元,重申“买入”评级。
招银国际:重申小米“买入”评级,小米17手机定价极具竞争力
招银国际发表研究报告指,$小米集团-W (01810.HK)$上周举行新品发布会,推出旗舰手机小米17系列、Xiaomi Pad 8系列平板及一系列高端家电新品,并宣布推出小米汽车YU7及SU7 Ultra的订制服务。该行认为,小米17售价以4499元起,极具竞争力,较iPhone17的定价(5999元起)具优势,小米17Pro/Max起售价分别为4999及5999元,低于去年15Pro/Pro Ultra定价,并创新搭载妙享背屏及直接兼容苹果生态,体现公司全面对标iPhone策略。
该行指,今次发布会展示出小米在智能手机与AIoT产品的高端化发展,有助于强化其人车家全生态战略,维持目标价为62.96港元,重申“买入”评级。
编辑/melod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