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金砖国家构建新的金融基础设施以减少对美元的依赖,金砖国家美元贬值的努力正在获得真正的动力。该战略的核心是替代支付系统和成员国持有的超过6000吨黄金储备。随着关于新货币的讨论日益激烈,以及通过有形资产推进去美元化进程,金砖国家货币是否真实存在的问题已远远超出了猜测的范畴。使用黄金储备作为抵御西方金融压力的盾牌同时创建完全绕过美元网络的系统。
金砖国家美元贬值推动新货币计划和去美元化目标
支付基础设施推动美元替代品
在里约热内卢,金砖国家官员审议了一项新的担保基金,旨在为金砖国家提供融资。该基金已被纳入金砖国家支付(BRICS Pay)。早在2018年,金砖国家官员就曾建议使用BRICS Pay,以促进本地交易,避免使用西方银行。Swift于2022年初将俄罗斯银行部分排除在外,仅在2022年上半年就给俄罗斯银行造成了近2.5亿美元的损失,这充分表明了这些排除措施的实际财务成本。
中国央行行长潘功胜有这样的话:
“任何由单一国家主导的货币都容易在地缘政治冲突中被武器化。”
十国集团(G10)的央行和欧洲央行共同监管Swift,赋予西方国家控制参与者的权利。在本文撰写之际,这一现实推动了去美元化进程。
BRCIS利用黄金储备进行去美元化,强化货币计划
金砖国家目前持有超过6000吨黄金,约占全球央行储备总量的20%至21%。俄罗斯持有2335.85吨,中国持有2298.53吨,印度持有879.98吨。2008年至2021年间,金砖国家黄金储备增长了22%,而同期金砖国家黄金储备仅增长了5%。俄罗斯和中国合计持有金砖国家近四分之三的黄金储备,这为金砖国家去美元化战略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也为关于共同货币是否有效的讨论提供了有力支撑。
本币交易减少对美元的依赖
当企业使用美元进行交易时,双方都承担货币风险,通常通过需要美元流动性的银行进行对冲。但金砖国家经济体更多地使用本币进行贸易,利用这种方式几乎完全减轻了压力。通过多项重要的双边协议,中国一直在削减其美国国债持有量,同时也在推动贸易伙伴以人民币结算交易。
埃及发行了以人民币计价的“熊猫债券”,这是其更广泛的多元化努力的一部分,这表明某些关键的金融创新正在重塑贸易格局。全球南方国家之间的贸易额从2007年的2.3万亿美元增长到2023年的5.6万亿美元,这为这些转变奠定了基础。
截至本文撰写时,美元兑主要货币下跌逾10%,创下自1973年以来的最低开局。金砖国家正在逐步推进美元贬值之路,其方式并非立即发行货币,而是通过支付系统和黄金储备。在多个战略领域,构建替代方案的势头日益强劲,正在改变新兴市场处理国际金融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