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今年以来南向资金累计净买入8945.28亿港元,相当于2024年全年总额的111%;
②有券商前7个月港股通咨询量同比增超六成;③也有头部券商7月APP港股通资讯访问量环比增1.7倍、新开通量超去年全年。
今年以来,南向资金的汹涌流入成为港股市场的显著亮点。截至8月7日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南向资金累计净买入8945.28亿港元,相当于2024年全年总额的111%,再创历史新高。

港股显著的赚钱效应正吸引内地投资者目光,多家券商向笔者证实,今年港股通业务咨询量激增。有券商前7个月港股通业务咨询量同比增超六成,亦有头部券商7月APP港股通资讯访问量环比增1.7倍、新开通权限数量超去年全年,亦有头部券商咨询量同比增超2倍。
南向资金加速
wind数据统计显示,8月7日,南向净流入6.61亿港元,其中深港通净流入40.24亿港元,沪港通净流出33.63亿港元。
南向资金总规模已然十分庞大。截至8月7日,自港股通开通以来,南向资金净流入4.59万亿港元。

南向资金已连续三个交易日净买入,8月5日至7日净买入金额分别为234.26亿港元、94.85亿港元、6.61亿港元。
近7天,南向资金净买入前十分别是:
$腾讯控股 (00700.HK)$ (42.82亿港元)
$阿里巴巴-W (09988.HK)$ (38.07亿港元)
$小米集团-W (01810.HK)$ (34.57亿港元)
$理想汽车-W (02015.HK)$ (28.39亿港元)
$美团-W (03690.HK)$ (27.35亿港元)
$快手-W (01024.HK)$ (24.52亿港元)
$中芯国际 (00981.HK)$ (12.9亿港元)
$石药集团 (01093.HK)$ (11.96亿港元)
南方东英恒生科技指数ETF(11.74亿港元)
$英诺赛科 (02577.HK)$ (8.96亿港元)
南向资金净卖出排名靠前的标的是:
盈富基金(-68.12亿港元)、恒生H股指数上市基金(-28.24亿港元)、泡泡玛特(-5.06亿港元)、信达生物(-4.02亿港元)、国泰君安国际(-3.65亿港元)、优必选(-2.43亿港元)、老铺黄金(-1.12亿港元)、山东墨龙(-0.04亿港元)。
有券商新开港股通量超去年全年
多位从业人员透露,主动咨询港股通业务的投资者在今年格外多。
一家头部券商相关业务负责人告诉财联社记者,2025年以来,港股通咨询业务量激增,较2024年同期的增长超过200%,增速显著。这一增长反映出市场对港股通服务的需求持续扩大,交易规模快速扩张。
一家中小券商人士同样告诉记者,由于港股行情较好,工作人员向客户讲解港股通情形较多。
港股领涨扮演A股先行指标角色
港股市场的强劲表现是吸引资金与投资者目光的核心原因。自4月8日触底反弹以来,港股大幅上涨,多个市场指标有优异表现。
指数方面,近3个月,恒生指数累计上涨26.49%,该涨幅超过沪指近10个百分点。港股启动行情远早于A股,行情触底反弹于去年1月23日,自此震荡走高,在这近一年8个月时间,恒生指数累计上涨67.64%。由此,甚至有市场人士称港股为A股先行指标。
港股热点板块向A股映射明显,如非银金融(券商)、创新药等。以券商股为例,4月8日以来,受益于稳定币等政策刺激,香港证券指数累计上涨78.15%,区间振幅达89.52%;A股券商表现稍弱但亦有不小涨幅,证券板块指数累计上涨23.2%,振幅为29.05%。
交投方面,截至8月6日,今年以来港股日均成交1884.39亿港元,同比增126.93%。
二级市场的火热传导至一级市场。前7个月,共有51只新股IPO港股上市,累计募资1286亿港元,同比增超6倍,接近2023年、2024年两年募资之和。
华创证券非银首席分析师徐康在研报中提到,本轮行情的一个显著特征是A股与H股的同频共振,尤其是香港市场的强劲复苏,规模空前的南向资金,显示出内地资金对港股配置需求强劲。南向资金在港股核心资产中的定价话语权提升,进一步推动A、H两地市场的深度融合。
投资总是踩地雷?牛牛AI上线!精准解答,全方位洞察,掌握关键机会!
编辑/joryn